将个人信息与住地信息进行匹配登记,对自建临建房及小产权房编号登记
本报讯 (记者甘浩)从昨日起,北京启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试点建设,警方将入户采集居民个人信息与居住地信息进行匹配登记,包括小产权、临建房等没有门楼牌的建筑物也将被编注临时编号,以便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
将对小产权房、自建房编号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是按照居住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社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的积极性,参与社区基础管理工作。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副总队长张威介绍,社区居住的实有人口底数清楚,是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保障,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基础,也是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
警方在实有人口摸底工作中,将把全市所有建筑物纳入信息平台,其中包括小产权房、自建房、临建房等没有合法批准、没有门楼牌号的建筑,警方将对这些建筑进行临时定位标注编号,与其居住者的户籍等个人信息进行匹配登记。
“这些建筑粘贴临时编号并不代表承认其合法,只是为了便于居民信息的匹配核查。”张威表示,这些建筑房中居民的户籍申请、注册、变更等问题,仍按原法规进行。
利用“普六”数据避免影响居民
目前,警方入户信息采集队伍已经进行前期保密、安全等培训,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信息和核实采集将综合利用去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警方表示从昨日起,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各个区县进行试点,争取在明年上半年时间初步完成全体系覆盖。整建制试点单位确定在昌平分局,其他分县局分别选定1-2个派出所开展试点,共涉及19个派出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