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担任过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的王元院士有些忧心:即将进小学的孙子孙女如果不喜欢自己研究了半个多世纪的数学,最后是不是仍将被迫卷入奥数培训的洪流?他常常现身说法寄语年轻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由于兴趣爱好而执著追求,才创出成绩的。王元院士呼吁,要给予精英教育自由成长的空间。(《中国青年报》1月2日)
在笔者看来,不仅对精英教育要给予自由空间,面对今天教育上的重重藩篱,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
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而非扼杀,这是基本常识。但现实中,违背常识的事却一再发生。令人悲哀的是,家长明知违背常识,却无奈地认为,除了这样,别无选择,“兴趣是培养出来的,不上培训班,今后怎么办?”
在我国,有两大教育现实让家长们无法回避:一是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二是中高考以单一标准评价、选拔学生。在两大现实面前,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而是能不能在眼下的竞争中“获胜”。不改变这两大现实,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就是奢谈。
这还是需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和人才制度改革。一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政府部门必须履行教育投入责任,并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二要建立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把学生从单一的评价标准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
问题是,这两方面的改革都陷入困境。近年来,一再有政府部门和舆论劝解家长转变观念,不盲目择校,追逐热门,但这样的劝解基本无效。在新的一年,期待教育改革能够有新的突破和进展,让更多的孩子放下“择校”、“升学”的包袱,有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
□冰启(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