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01月07日 星期六 上一版  下一版    
 
第C14版:书评·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塔希提的美丽传说
《诺阿诺阿——塔希提手记》
作者:高更(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9月 定价:36.00元

  □书评人 来颖燕

  真正的艺术,是将你刺痛,并让你觉得自己是孤独的。读高更的这部《诺阿诺阿——塔希提手记》就有着这种被刺痛并孤独的感觉。尽管“诺阿诺阿”,用塔希提土话翻译是“香啊香”的意思,尽管高更是在意图记载一段他在塔希提度过的幸福时光。

  高更一生命途跌宕。他当过水手,曾在一家银行工作。26岁开始画画,继而辞去了收入颇高的工作,专心于艺术创作。他的丹麦妻子因为无法忍受生活的拮据离他而去。高更贫病交加,却更痴迷地寻找契合自己心性和艺术创作的乐土。于是远离法国文明、质朴又“原始”的塔希提岛成了他不二的选择。

  说高更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不假。他曾经拥有那么多,又失去那么多,但所得所失之间,唯他自己知道孰更可贵。而在我看来,他的人生经历却是那么自然而水到渠成,甚至有种必然的意味。因为,对高更来说,他从来没有刻意去创设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一生都在追寻,追寻符合自己内心世界的艺术表达方式,也追寻适合他艺术创作的生存情境。

  所以,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当高更的画在巴黎少人问津时,他所思忖的不是改变自己的风格,而是决定离开令他窒息的欧洲艺术氛围,到“蛮荒之地”去寻找人的本真。

  所以,我们才不会惊讶,为什么这本手记的风格与高更为此书所做的配图会那么如出一辙——灵动而简练,粗糙而清新,他的文字仿佛有着绘画般的浓烈色彩。

  于是,这本手记中的文字与画互为注脚,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在这“蛮荒之地”的生活与艺术创作是怎样的如鱼得水——为塔希提少女画肖像时的悸动,与当地小伙子砍树时觉察到的自己被压抑的野性,和当地人一起捕鱼时的遭遇,与自己的塔希提妻子间种种神秘甚至诡异的不同……高更从一个局外人,渐渐变成了“毛利人”。他太向往这种带着野性、看似“原始”却摆脱了所谓文明体制的约束的生活了。塔希提岛的一切像是暗合了高更内心的密码,让他的灵魂受到感召,改变了他的生活,迸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也使他的创作摆脱了之前印象派的影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所以高更的一系列代表作都会诞生在这一时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www.bjnews.com.cn)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