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01月07日 星期六 上一版  下一版    
 
第B03版:京报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应该怎样创造“龙”形象?

  ■ 深度解析

  通过生肖邮票过分强调威力与自信,这是将文化符号泛化为某种精神意志。文化的力量,应该是柔软的、温暖的;过于狞厉的形象,总能使人感到某种坚硬或不适。

  生肖文化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有悠久的传统,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内容,足可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生肖的意思,就是人的生命与动物习性的某种相像性。比如虎年出生的人,性格气质“肖(像)”虎,龙年出生的人,肖龙。

  生肖邮票,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的复活,也是一次新的文化创造,它不仅是为这一年轮的人画肖像,也是为新的农历年画精神符号。人们要从生肖邮票上,看到传统的意味,同时也要看到新的气象。

  今年生肖邮票一出现,就有众多的网友通过微博发表看法。例如章诒和先生在微博里说:打开报纸就看到这个壬辰龙票。吓死了。据说图案外传,即争议不断,一些人说“威武庄严,一身正气”;一些人认为“凶神恶煞,霸气外露”。我的看法与章先生一致,认为龙的形象应该和气可爱一些,不必过于表达传统龙图像中凶煞狞厉的一面。因为龙年生肖邮票不仅要让成人觉得有文化魅力,还应该让孩子们喜爱。而要让孩子们喜爱,让龙可爱一些,动漫夸张一些,是必要的。

  根据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只有8.0%的人不喜欢,认为它“面目太凶”,而45.2%的人表示喜欢,61.5%的人,认为允许设计创新,将这枚生肖邮票看成创新的作品。

  正所谓趣味无争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对于当代人表现龙,并崇敬龙,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反思或思考。

  有人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图腾有其特殊的意义(与族群禁忌有关),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符号,这是确定无疑的,国家博物馆2006年12月下旬展出了一件高达70厘米的“玉猪龙”。据专家称,这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体积、重量最大的同形玉器。由此可见,中国龙的最早形象出现于距今约六千年了。

  龙作为天地间的神物,寄托了民间社会某种敬畏与希望。一方面希望这样的神物,能给百姓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所以各地建立的龙王庙,与寺庙一样多;另一方面,希望自己或孩子像龙一样能飞黄腾达,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就是例证。

  也正是龙作为神性动物的特殊文化符号,历朝统治者对其都别有用心。东汉时,龙纹服饰用于祭祀活动中的高级官员使用;而唐代之时想以龙纹为皇帝日常服饰专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明文规定民间不得织造贩卖龙凤纹缎匹,三年后又令“若自今街市已有造下挑绣销金日月龙凤肩花并段匹沙罗等,截日纳官,外实支价,已后诸人及各局人匠私下并不得再行织绣、挑销、货卖,如违,除买卖,物价没官。仍将犯人痛行治罪。”(《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但难以禁绝民间社会对龙的形象的使用,最终民间使用的龙形象多为三爪四爪,而五爪龙则为皇家专用。有趣的是,今年发行的龙年邮票,正好使用的是五爪龙形象,而这种形象在元朝是犯宫廷之忌的。诚如闻一多先生在其《伏羲考》中所说,数千年来我们自称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而民龙为其符应,——直到民国成立。随着帝制的消亡,这观念才被放弃,——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象征了。

  在当代文化生态中,龙应该有新的形象,基于传统,但更要有时代气息,生肖文化,不仅是成人们集邮的商业游戏,更应该让孩子们发现童趣,通过生肖邮票过分强调威力与自信,这是将文化符号泛化为某种精神意志。文化的力量,应该是柔软的、温暖的;过于狞厉的形象,总能使人感到某种坚硬或不适。

  □吴祚来(文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www.bjnews.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