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人才公社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人才公社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首个“汉语能力测试”试点考试近日举行,并引发了考试必要性、语文教育等问题的争论

“汉语四六级”引发语文教育争论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011年12月24日,我国首个“汉语能力测试”试点考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5地1校开考。图/CFP

  从宣布推出开始,汉语能力测试就遭遇了各种质疑,如有没有必要考母语?会不会异化为新的考试经济?2011年12月24日,我国首个“汉语能力测试”试点考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5地1校开考。由于还处于试点阶段,此次考试并未面向公众公开报名。在业内专家看来,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新考试本身,更应反思的是我们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民的汉语应用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两年多前,受国家语委和考试中心的委托,巢宗祺和一批语言文字工作者一起设计《汉语能力标准》,“从社会各方面的反应来看,大家对当前国民的汉语应用能力状况普遍不太满意,很多人书面表达达不到准确通畅的要求,错别字情况严重。而我们在正式场合中口语表达的情况可能问题更为突出”。

  汉语能力测试从低到高共设六个级别,“从猴子拿香蕉的实验反思生活中的禁忌、传统或者潜规则”、“《功夫熊猫2》与文化入侵”、“银行举报邮箱地址超长”等考题让考生很意外。教育部语用司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没有划定测试范围,内容上强调“不规定统一教程,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坚持综合能力导向、坚持实际运用导向”。

  考试不与升学就业挂钩

  正式推广后,测试会不会成为强制性考试,是否与行业挂钩,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准入门槛,甚至成为部分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标准,这是公众尤其是许多大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

  “希望考试能与行业挂钩,考试难度大一点,有实用价值和含金量”,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谢尔道(化名)说,对学生而言,在选择考试时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实用性。对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汉语能力测试立足于提高使用者的汉语应用能力,是公益类社会性考试,采取考生自愿参加的方式,在政策上不与升学、就业挂钩。

  在专家看来,“能否真正坚持这一测试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是防止其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走调变形的关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发表文章称,“最为重要的是,要淡化这一测试的行政背景。众所周知,如果考试的行政背景很强,作为考试组织者,就难免利用行政力量,包括下发文件、通知来推广这一考试,而地方、学校往往难以拒绝行政指令。”

  需反思的是语文教育

  另一方面,新推出的考试能在多大程度提高公众的汉语应用能力,引发母语学习热情也是关注的话题。对此,专家们认为,光靠考试推动显然不现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反思的是现在的语文教育。

  在担任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之前,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谢小庆已经负责了国家职业汉语测试的研发,谢小庆坦承,职业汉语测试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有限。在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时,谢小庆常发现自己“看不懂”,他将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归咎于目前的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传授语言知识而非语言能力,“而考试发挥的只能是‘蚕食’作用,给语文教育改革一个外部推力”。

  ■ 对话

  借考试加深对汉语的认同和文化的理解

  ●巢宗祺,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汉语能力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新京报:目前,国内汉语相关考试种类已有多种,如普通话考试、汉字应用水平考试、职业汉语能力测验等,与这些考试相比,新推出的汉语应用能力测试有哪些不同?

  巢宗祺: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检测普通话水平的,对语音的要求比较突出。有的人普通话说不好,但阅读、写作能力都很强;也许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差,只是带有浓重的方言口音。也有的人,普通话说得正确流利,但是话语啰嗦而且不连贯,书面表达更是辞不达意。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主要检测应用汉字的规范、正确程度,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不属于它的测试目标。

  前几年推出的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旨在检测汉语“读”和“写”的能力,尝试用一套试题检测出不同等级的语言能力。

  汉语能力测试需要对应考者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不是某个方面的单项测试。目前设计六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测试根据相应的“标准”编制试题;应考者的普通话水平、汉字应用水平在这综合考查中有一定的赋分。

  新京报:未来汉语能力测试如何推进更有利于发挥其作用,并避免发生像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应试化、功利化问题?

  巢宗祺:任何一种考试都不可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因为考试内容和方式都会在实施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考试的目标和效果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一种考试反复运行多年,形成一种套路之后,较多的应考者很可能把功夫下在考试内容之外的应试技巧上,所谓“功夫在诗外”,这样的测试就陷入了“僵化”、“异化”的尴尬境地。任何一种特定形式的考试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到一定时候就需要改进,调整测试内容和方式,调整和净化测试的外部环境。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汉语能力考试不能只强调现实功用性,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借考试加深人们对汉语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你对此怎么看?

  巢宗祺:我也赞同这样的看法,我们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按照我个人的认识,现阶段的测试,以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嵌入对文化的关注。因为比较多的人努力的动力还是跟功用有关,各用人单位对人才语言能力方面的需求也是出于实用考虑,推动人们提高汉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是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将来有需要有条件时,可以适时提出新的要求。

  ■ 专家观点

  把考试的选择权留给民间

  ●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

  目前,与汉语相关的考试已有多种,有人担心这是否导致资源浪费,我认为引进竞争是可以的,因为竞争导致优化,竞争带来质量,竞争形成制约。而且现在对“语文”到底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人文”的争论也一直延续,在优胜劣汰中,质量好的考试就会留下来。

  问题的关键是,得把考试的选择权留给民间,而非政府。学校、企业、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招生、用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考试。就像获得很多外企认可的托业考试一样,是企业自己选择的结果,而非行政主导。

  但目前,在考试领域,政府存在太多“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政府该管的是考试质量,不必直接管考试的编制和使用。在美国和英国,政府都基本不参与考试的编制和使用。希望伴随《行政许可法》的逐步落实,考试的主要功能将是一种基于考试自身质量的“服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