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前夕,本报记者专程赴香港,参观和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校园生活以及在这里学习的内地学生。他们以非常迅速的态势融入了香港校园,成为了港校中的重要力量。一位常年在香港执教的内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港校其实是一个“中转站”的角色,学生们去“中转站”目的要明确,那就是为了走得更远。
学校里的“大食代”
学校不限制校外人士用餐,并且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周围的居民也常常一家人在校园餐厅聚餐。
香港科技大学背山临海,整个校区就建在九龙清水湾的山上。从学校主楼的平台向下看,蓝天大海,远处漂着几艘游艇,一些学生散坐在图书馆外的露台上看书。
港科大主楼中的超市里异常热闹,两个收银台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自北京的小孟与三两个同学正在用英文讨论白天的课程。普通话、粤语、英语在超市里此起彼伏,大家都见怪不怪。
超市外面就是学校的餐厅,分为7层,每层都不一样,有大排档、有茶餐厅。学校不限制校外人士用餐,并且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周围的居民也常常一家人在校园餐厅聚餐。餐厅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包括麻辣烫、担担面这样的小吃。用餐时间,每个档口都会有醒目的招牌和广告,就像北京商场中的“大食代”。
语言并非过不去的坎儿
内地学生“刚开始不习惯用英文思考问题,不过慢慢就好了”。
对于小孟来说,生活中最大的不习惯是气候,湿热的天气与北京反差很大。相比之下,语言只能排在第二位。
“我英语一直很好,课余时间没断过补习,所以听课和会话不是问题。”毕业于北京海淀区某知名高中的小孟从初一开始,每年都会随父母出国旅游或是短期游学,还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和经历对后来应对港科大的面试起到了作用。
进入港科大之后,虽然粤语仍是第一“民间”语言,但学校是全英文授课,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会在正式场合使用英文,所以对于高分录取的内地学生来说,语言并非过不去的坎儿。不过,也有一些内地学生“刚开始不习惯用英文思考问题,而是在心里先用中文思考,再用英文表达,这样就会显得反应比较慢,不过慢慢就好了”。
来到港科大,小孟发现,这里的学习水平判断标准与内地极为不一样。一个学生最后的成绩好坏不仅仅是考试决定的,平时表现也很重要,有时会占到70%的比重。“比如平时的小组讨论、学科报告或是你的阅读心得,这对你的成绩都非常重要”,小孟说,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学习要靠自己,争取机会也要靠自己。
参加研究的本科生
“自己找教授谈,双方都觉得比较合适就加入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小孟班上有个来自广东的女孩林桥津,女孩子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剑桥的桥,牛津的津”。林桥津现在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大一就参加国际比赛并且拿到金牌,校刊还专门对她进行过专题报道。
大二时,林桥津就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参与高水平实验,“自己找教授谈,双方都觉得比较合适就加入了本科生研究计划”,下个学期,林桥津要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林桥津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去美国读研的关键一步,趁着做交换生的机会也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这座美国名校,而且,港科大有不少教授都来自这所学校。
“能在本科的时候就进入这么好的实验室,这在其他大学很难想象”,林桥津认为这是自己在港科大受益最多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语言问题,则被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第一年专业课不多,英语课程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第一年教授也不会用很难的词汇,所以来自内地的同学不需要担心”。
用活动换宿舍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作为第二学年之后获得宿舍床位分配的重要考虑指标之一。
港科大学生社团的自治能力也让小孟觉得“很开眼”。有一次,小孟到餐厅吃早点,发现餐厅外墙贴满了学生社团抗议学校擅自上涨宿舍管理费的“大字报”,校方也并没有派人去撕掉这些大字报。另外,港校之间的学生活动也都是依靠学生自己组织,比如正在举行的港校舞蹈巡回赛,就是完全由学生负责,而校方毫不插手。
港科大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余活动,并且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作为第二学年之后获得宿舍床位分配的重要考虑指标之一。“大家都知道,香港寸土寸金,每个学校的宿舍都不够用,”小孟解释,学校为所有非本地的本科生提供头两年的宿舍,之后就要由学生自己申请,学校会进行统一的审查和安排。
对于像小孟这样的内地学生,入住学校宿舍当然是首选,所以,参加学校的网球、社交舞等社团活动不仅让小孟结交了很多朋友,还让他的宿舍申请积分稳步增加。
■ 对话
内地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张明杰,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本科生研究计划”教授之一
记者(以下简称记):能简要介绍一下“本科生研究计划”吗?
张明杰(以下简称张)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是一项非常吸引学生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学校为此投入100名教授,对300名本科生进行科研方面的培养。不少来自内地的学生入选这项计划,并且成为实验室里的佼佼者。内地学生很聪明,他们带动了本地学生的聪明和用功。
记:如何挑选学生,考试分数很重要吗?
张:我们一般在本科生入校第二年时选拔,先看成绩单,中游以上就可以。然后我会跟他聊天,看他对此有没有兴趣。我们必须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也必须让学生知道我们在想什么,互相了解和理解。
本科生进实验室的条件很严格,但是一旦选进来之后参与度很高。在条件一流的实验室,本科生可以跟着研究生、博士后一起讨论做实验,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用的。
记:你认为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来港读大学?
张:那要看你的目的和你的发展计划。要是打算以后在香港或是国际上发展,在香港读书比较好;如果是计划在内地发展,在北京、上海读书就没问题。
记:很多人都很关注两地教育的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内地的学生差不多就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学生。但是,内地的教育,让你去考试,考好了你才是好学生。
在港科大,虽然我是一名教授,可是不管我的研究多忙,我都要去教本科生。在这里,不管(教授)有多牛,都要给本科生上课,并要投入全部精力。现在内地愿意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越来越少,这是我自己很担心的现象,好的学生没有好的老师去教,这是很大的浪费。
■ 建议
用英文思维来表达
在多所港校的招生说明会上,有关负责人都会强调,高考分数只是一个依据,并非录取成功的保障。“老师看重同学的心理素质,应对与沟通能力,对自身的了解,以及对各类不同事物的兴趣、看法与见解。”港科大负责大学拓展的副校长翁以登表示,面试时,同学阐释理念观点立场要言之有物,条理清晰,有逻辑性。在小组讨论的互动中,展现自己,尊重他人。
新东方北京学校中学部主任助理董玉娜介绍,港校面试题目类型、内容都有趋同性,一般都是根据时事、政治、网络话题进行题目设置。这就需要学生平时要了解相关的事情,同时能够运用英文思维来表达。
“内地教育没有锻炼逻辑思维和口语,所以有些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学生会说不上来,一般来说如果学校社团活动比较活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就比较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