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鹏)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局巡视员邓小虹透露,将来全市有望实现所有综合医院儿科均可向儿童医院、儿研所等专科医院转诊,并为解决“儿科困局”开出药方。邓小虹坦言,二级医院虽恢复了儿科,但真正让儿科生存下去,还需要很多政策调整。
药方一
布局需满足基本医疗
邓小虹说,儿科最常见的病,要在所有的二级医院都能解决。所以在医院的规划布局上,要满足儿科、妇科等基本医疗需要。她说,有些医院太重视特色,“比如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几乎占了全院半数以上的床。”但有人群就有妇产科和儿科的需要,所以综合性医院不能少。
药方二
建立完善的转诊机制
邓小虹说,虽然“一老一少”保障水平还较低,但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整合,孩子看门诊问题迟早会解决。
另外,包括国家报销在内,一定要有政策指导去就近看病,实现层级转诊。从报销制度设计上规范市民就医。
邓小虹表示,基层医院向大医院转诊要第一时间保证。“社区医院看不了的病,再到二级医院,遇到重大疾病医院应迅速帮患儿转到专科医院。”她称,以后有望实现综合医院儿科直接向儿童医院、儿研所等专科医院转诊。
药方三
应提高儿科医生收入
邓小虹认为,对医生收入中劳动价值要提高比例,“从医保付费改革上解决这个问题。”邓小虹说,北京正在做改革,比如治某种病会给一定数量的钱,避免医生过度医疗。“这样儿科医生收入能和其他科室医生持平。”
建议
“复建儿科应有医保配套”
吕幡认为,儿科之困主因资源配置不合理
政协委员吕幡认为,二级医院的儿科要吸引患儿家长,需有医保制度配套。
目前,北京市“一小”是大病医保,门诊花费未纳入报销范围。吕幡称,这是导致专科儿童医院门诊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儿科逐渐萎缩的症结之一。
吕幡建议北京儿童医保适度提高筹资水平,同时拉开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儿科门诊的报销比例。不过,吕幡也强调,二级医院儿科应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水平,畅通就医环节。作为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卫生处处长,吕幡还表示,目前,就患儿家长关心的二级医院儿科用药不全问题,卫生部门也在积极协调解决。
吕幡说,“儿童就医难”,更重要的是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医保政策,是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的一个关键“引擎”。本报记者 魏铭言
综述
二级医院儿科“复建之路”
全市二级医院全面恢复儿科,成本高、病源少、缺人手成难题
一个月前,位于北京东城区磁器口的一家二级医院——普仁医院儿科正式开诊。
应市卫生局要求,为了分流儿童医院、儿研所两家儿童专科医院的诊疗压力,去年底全市二级医院全面恢复儿科。而包括普仁医院在内的很多医院,都有开设儿科的失败历史——曾因儿科病源太少而被迫取消。
自投30万
普仁医院约200平米的儿科诊区,由原保健门诊改造而成。目前综合医院建儿科,政府没有资金扶持。普仁医院副院长曾文军估算,医院建儿科“硬件”一次性投入约30万元。同时,还要进行人员培训等“软件”筹备。
此外还包含潜在的投入——运营中可能存在的亏损风险。和其他科室相比,儿科用药、手术项目、检查项目较少。此外,儿科的人力成本投入也高于其他科室。一个能容纳80—90人的输液室,只要六七个医护人员看护就能完成。但儿科要翻倍,一个护士可能只能照料三四个患儿。
曾文军称,儿科只要能做到“略亏损”,就不错了。
信任困境
开诊之初,普仁医院儿科每天平均只有7名患者。
而儿童医院、儿研所两医院去年门诊总人次分别是227万、180万—190万。其中,儿童医院日接待量最高可破万;儿研所高峰期每天都接诊六七千人次。
而北京新近开设的12家由综合医院设置的儿科,截至去年底,单个医院单日门诊量最高仅为40人次。
一家长称,“还是儿童医院和儿研所更信得过。”持同样态度的,还有很多家长。
转诊通道不畅,也令家长们对综合医院望而却步。据了解,目前社区医院同大医院已建立转诊通道,但是二三级综合医院目前是无法向专科医院转诊的。
像普仁医院,由于聘请了儿童医院退休的专家出诊,遇到复杂的病患时,就将患儿“带”回儿童医院。
曾文军认为,鼓励患儿来综合医院看病,首先要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并建议政府出台措施加以引导。
医生紧缺
普仁医院儿科筹备了将近一年。曾文军认为,不仅仅基于卫生局的儿科“恢复令”,“开办儿科,虽然经济效益差,但社会效益好。”有助于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但曾文军又遇到人手不足的难题。在北京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愿意到二级医院儿科的并不多。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北京儿科诊疗服务存在科室萎缩、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儿科医生紧缺,也是制约瓶颈。
此外,医院新聘毕业生须送到儿童医院等培训基地3年。对医院来说,招聘一名新儿科医生是“长线”投入。
曾文军表示,目前,医院利用和皖南医学院的合作关系,准备引入普仁医院儿科。但根据北京市规定,外地本科生不能办理进京落户,只能是合同制的形式,流动性仍然较大。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将研究解决外地医学院校毕业生进京的问题,还将向财政争取儿科扶持资金,加强儿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很多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本报记者 温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