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书评·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书评·艺术
上一篇

《兰亭序》的现代意义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现藏日本的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
《兰亭》
上海博物馆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
定价:58.00元

  □书评人 公权

  如果没有那场在山阴兰亭的聚会,就没有后来的一切。公元353年的暮春一日,后来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和友朋后辈四十多人在今日绍兴开露天派对——一种源于宗教活动的洗澡消病雅集,主要玩法是:放杯酒于曲水,分坐其畔的来宾临流赋诗,否则罚酒。此类宴集大概是彼时中国知识分子间流行的写诗喝酒游戏,本不足为奇的。但是,王羲之为这些平庸诗作写作的前序——《兰亭序》却成就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朽。

  作为“不朽”的结果之一和新推力,《兰亭序》最近一次与中国人大面积遭遇乃是因为去年秋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场“兰亭特展”。实际上,如果2011年故宫在我记忆中还留下什么印象的话,倒不是那些“多事”,乃是这一展览引发的“兰亭”热潮。作为这一系列活动的纸上成果,几本图书应运而生,其中,由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主编的《兰亭》有那么点意思。作为对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兰亭特展”的呼应,上海博物馆去年4月举行了“兰亭雅集”系列普及讲座,图文书《兰亭》便是基于几位主讲者的讲座内容编辑而成。这些文章共同在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兰亭序》对当下的中国人还有什么意义。

  尽管光环很多,但是《兰亭序》首先是作为艺术品而存在的。它超越时间淘汰的经典价值,不仅是在于“俱变古形”的创新,更因其审美内涵的丰富性。为什么《兰亭序》能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母题性作品?表面上,它是借力唐太宗李世民和清高宗弘历等几位统治者的爱好力量走上神坛的。而实际上,王羲之的书法体系极为丰富,正如法国华人艺术史家熊秉明曾强调的那样,各种倾向的书法家“都把他当作伟大的典范,每个书家都可以在其中汲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原因何在?我以为,学者刘涛点中要害:“书法的难度,在于右军的书写,起笔收笔,铺毫裹锋,侧锋中锋,转折翻挑,都是顺势转换,自然写出”,“羲之不但用笔简易,纯任自然,而且写出的形态,丰富多变,姿态横生,亦如天然,这就是王羲之的过人之处”。像自然一样变化无穷,这就是被世俗称道“鬼斧神工”的《兰亭序》中二十个“之”字个个别构的妙处所在。因此,临习和欣赏《兰亭序》可以带来娱悦,本质上乃是人类通过艺术之途寻求个性解放的本性使然。

  不过,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书法经典作品不同,《兰亭序》的文字也具有强大的穿透力。现在看来,《兰亭序》文字的魅力,不在于对于祖国语言的贡献,而在于表达出一种乱世中的人生态度。面对入世与出世,它提出更高层面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学者刘跃进的解说挺到位:“王羲之以否定的语气评述庄子的人生观,以作达观状,而所显现的却是无法忘却的悲哀。”其深层意蕴是:“作者痛感历史永恒,生命无痕。而这两种感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生命意识。而这……也是困扰今天知识分子的最大难题。”我总以为,在对人性的解读方面,中国古人的论说至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兰亭序》透过诗酒飘出的人生真谛感悟庶几可以永恒。

  当然,对于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那场著名的“兰亭论辩”,学者们也在书中各有说法,虽然仍有些许疑问,但是,大体上是支持历史上确有《兰亭序》其文其书存在的。不过,这些学术问题好像并不那么重要。学者陈曾路写道:“《兰亭序》中的几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的,即使是伪,也伪得让人心动,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在字,而在物、在人、在时代!”那么,后之览者,也将有感于斯文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