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健康公社·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健康公社·特别报道
上一篇

滑雪场所国内规范解读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地点: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

  ■ 探访

  根据中国滑雪协会2005年颁布的《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一个合格的滑雪场所在雪质、雪层厚度、弯道宽度坡度、减速设施、防护网、防护垫包上都有明确规定。

  雪质 雪层表面不得形成光状冰面

  好质量的雪道雪,无论是天然雪、人工造雪或是两者的混合、化学合成的代用雪,都应该是颗粒状的,雪层表面不得形成光状冰面。“这里的雪,踩上去要松软一些。”在渔阳滑雪场的雪道下,随行专家评点雪场雪的质量说。渔阳滑雪场雪层厚度在30厘米左右。符合《规范》中“雪道内经压实的雪层厚度最低为15厘米”的规定。

  “由于有了压雪机的作业,使得人造雪等表面材质铺设均匀,防止了冰状雪。

  有不少滑雪高手会专门选在压雪机作业后来滑‘面条雪’。”渔阳滑雪场安全巡察救援队负责人前德门说,他们滑雪场的医护救助人员有7人,每到周末客流量高峰时期,都有该区120的急救大夫驻场。这些也符合《规范》中《滑雪场所的安全管理》中有完好的救护设施的要求。

  雪道 大众雪道坡度应在30°之内

  滑雪道设计非常重要,《规范》中用大篇幅提到大众滑雪道根据级别和场地的不同要求,比如说初级滑雪道多数地段应该“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角度大于135°,宽度大于20米,坡度小于8°”。尽管有一些滑雪者刻意追求坡度的陡峭,但按规定,大众滑雪道的坡度原则上应限制在30°之内。“雪道之间不能交叉,不能使得滑雪者从两条雪道上面对面地滑下来,也不能迫使滑雪者横穿另一条滑雪道。”亚布力滑雪俱乐部总经理张慧奇分析说。

  “在雪道下面,一定要有较缓的停止区。在较陡的雪道上不要有急转弯。既长又直的雪道容易使滑雪者高速滑行,带有转弯的雪道可降低滑雪者的速度以及事故的严重性。两条雪道的交汇处应呈Y形,在并道前应能看到另一条道上滑行的滑雪者。”张慧奇说,这些细节都是滑雪道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当两条雪道交叉不可避免时,应考虑安装减速网。减速网的作用不是使滑雪者停下来,而是防止滑雪者高速直线滑行,迫使滑雪者绕行,避免初级滑雪者直线冲下雪道,减速网要交错排列。

  护网 并非所有滑雪道两侧都要设网

  “国内大多数滑雪场雪道上安装的护网不但没有减少事故,反而增加了事故。”张慧奇说。大连发生的滑雪者撞安全网身亡事件警示人们:“一些雪场沿雪道安装护网会使得滑雪者产生错觉,认为有护网保护,就可以放开高速滑行。更糟糕的是,如果安全网的支柱是硬性结构,撞到上面的滑雪者就会受到严重伤害。”而在《规范》中对于安全网的作用提到:“安全网并不是仅有唯一的保护功能,并不是所有滑雪道及拖牵索道两侧都要设立安全网。”

  张慧奇进一步解释说,只有当雪道本身自然缺陷将造成的事故率和危险程度高于护网时,才考虑安装护网。“滑雪者正面撞网,护网能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若只在雪道两侧安装侧网,失控滑雪者的滑行轨迹倾斜,在停止滑行前,滑雪者可能在护网上滑行数米,在这数米的滑行期间,滑雪者的手指或手臂可能插入网眼,更有甚者滑雪者的头卡入网眼,造成手指、手臂断裂……为防止身体的部位受损,护网支撑必须容许护网在滑雪者撞网时缓冲移动数米。护网支撑应该是弹性支撑,不应刚性。遗憾的是国内大多雪场都是直接将网接到固定的金属杆或木桩上,或者安装在网后的刚性金属支撑离护网仅30厘米,如果滑雪者撞到网上,固定在水泥座上的金属管支撑会使人严重受伤。这样,即使是低速滑,也容易伤人。”

  张慧奇说,“欧洲滑雪场普遍使用的护网,支撑杆仅仅插入雪中。如果滑雪者撞到有弹性的网上,支撑护网的数根杆立即拔起,减缓冲力,使滑雪者顺利停住。”

  防护垫包 至少应20厘米厚

  防护垫包究竟应该有多厚?前德门说通过人体撞击实验来决定包裹障碍物如索道杆等,张慧奇说,“至少应该用20厘米厚的防护垫包,5厘米的防护垫太薄,形式主义而已。应该用密闭的充气泡沫材料制成。海绵垫吸水,水在冬季结冰,使防护垫变硬。当然,最好雪道上没有障碍物。现在,先进的造雪系统不需要供电分线箱、地面上的造雪供水栓等。”

  D02-D04版采写/本报记者 潘波 D03-D04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远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