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新闻·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新闻·评论
上一篇

提升带宽,更要加强服务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IT观察

  尽管提高带宽是解决用户拥堵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若单纯增加宽带带宽建设而缺乏带宽精细化配置之管理水平的提高,再高的带宽也将导致实际带宽与名义带宽的偏差。

  今年春节之后,北京电信的宽带在现有速率的基础上,将全部免费升速一档,也就是说1M的能免费升到2M,2M免费升到4M,最高可以免费升到20M。(据1月17日《新京报》)

  尽管北京宽带市场以联通为主,但北京电信主动升速之举,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过,“升速”并不意味着“假宽带”问题的解决。运营商在升速之余,更应加强管理,使实际速率与名义速率不至于差太多。

  宽带之带宽增加如同道路增加车道,带宽越高所容纳的用户汇聚数量就越多,从经济性角度上讲,其综合边际成本也会趋降。然而,影响用户上网速率等的并非仅是带宽,还包括对宽带的管理技术、理念以及网络监管等因素。

  具体而言,若某运营商拥有高质量的宽带带宽,但在宽带使用配置管理等方面未能有效配置,促使带宽使用效率最大化,那么同样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令其感觉物所不值。

  尽管提高带宽是解决用户拥堵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若单纯增加宽带带宽建设而缺乏带宽精细化配置之管理水平的提高,再高的带宽也将导致实际带宽与名义带宽的偏差。因此,带宽与流量等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拉姆齐定价”:在增加带宽的同时,需要科学的带宽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与此同时,当前宽带带宽的快速增长与用户实际带宽的偏差,也揭示出目前宽带运营商管理理念的问题。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经济效应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自利诉求。而目前国内主要用于互联网宽带的国企则面临着多层委托代理风险和预算软约束问题,即国企往往习惯于以增加基础网络投资而忽视带宽的有效配置。

  而事实上宽带本身具有广泛的附加值和增值收益扩展空间,如数字化时代,宽带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服务,宽带运营商完全可通过免费宽带服务而深入开发其他增值服务以获取收益。可见,当前国内宽带运营商主要倾向于宽带基建投资,而宽带配置和运营效率有限,无疑将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出现国内宽带使用费高于国外之现象。

  由此可见,只有在提高带宽的同时,打破国企垄断,提高带宽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并科学合理地提高监管水平,方能真正使用户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宽带服务;而单纯地通过增加宽带基础设施投资,最终带来的不会是用户高质量的宽带体验,而是宽带网速与使用成本难以匹配的高宽带使用成本。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高铁改造下的客运网络导致了火车票变相提价、大量基建和拍卖土地出让收益等所导致的经济社会运营成本趋高,都是值得管理层深刻反思的问题。

  □刘晓忠(广东 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