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京报调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京报调查
上一篇  下一篇

民众期待车票实名制“含金量”更多

2012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深度解析

  作为首次推行的新规,尤其是遭遇春运的特殊期,磨合自然不可避免。民众期待的是铁路部门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升服务的质量,让实名制名实相符。

  车票实名制,注定要成为2012年春运的“关键词”。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貌似量身定做,左下方印着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但这远不是车票实名制的全部。

  每逢春运,这张小小的火车票都承载了过多的情感与企盼,喜悦与悲情,但今年实名制新规的实施,给不少人的回家之路带来些许变化。

  你是通过哪种方式购到票的?根据《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在火车站和售票处购到车票的受访者有59.6%,虽然仍是目前购票大军的主流,但比之以前相对单一的购票途径来说,确实是比重降低不少。

  不少人开始尝试使用新的购买方式,通过网站订票和电话订票合计有四成之多,辅以适当宣传引导和配套措施的及时跟进,相信这一比例,在今后必然逐步跃升。在iPhone都不停更新换代的年代,购票逐步告别“传统方式”,应无甚悬念。

  通过其他途径(包括黄牛)购票的受访者仅有2.3%,这一数据与之前的相关报道互为印证:“8年黄牛难买回乡票”“黄牛吃散伙饭”,黄牛产业首当其冲。

  不过,这一数据也有另外的解读,物以稀为贵,黄牛少了,而黄牛费则水涨船高。一个朋友刚刚通过黄牛买到三张回东北的车票,票价267元,黄牛费300元,3张下来仅黄牛费近千元。看来,不少外围的黄牛确实是知难而退了,某些潜伏的黄牛,有必要进一步遏制。

  当然,实名制的影响显而易见,都在意料之中。53.3%的受访者认为“遏制黄牛党有效果,购票成功几率高多了”,33.5%的受访者认为“节省了不少买票时间和成本”,这些表明实名制本身附带的“服务”功能,收到一定实效。

  同时,作为首次推行的新规,尤其是遭遇春运的特殊期,磨合自然不可避免。“买票必须出示证件,增添不少麻烦”,“上车检验车票和证件,浪费了不少时间” ,这些技术层面引发的困惑,都对铁路部门的随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尽量多开进站通道,在进站、候车、上车、出站等环节分批查验,这些民间的建言,都应列入“方法”之列。

  52.0%的受访者认为“既然实名,希望丢失后能挂失”。尽管根据铁路部门的说法,短期内满足民众这一诉求尚有难度,但直视民众期待,解决问题仍然可期。比如,在修订《铁路法》时,是否应结合实名制的因素,重新打量乘客补票等方面的权利。

  作为铁路部门的一项新规,实名制包含管理与服务双重身份,民众期待的是铁路部门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升服务的质量,让实名制名实相符。

  □高地(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