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评论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评论周刊
下一篇

家国与世界

2012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到了年根,回眸一瞥时,竟有些分不清哪些是家的,哪些是国的,哪些是国际的。

  刘柠 东亚问题学者

  曾在本报发表《历史的戏谑》《学习“伊达”好榜样》等文章。

  又到了除旧布新的年关,每年都做的事,照例便要做下去——这就是传说中的“文化”?

  对我来说,2011年是世界与家国彼此走近、相互碰撞、融合的一年,乃至到了年根,回眸一瞥时,竟有些分不清哪些是家的,哪些是国的,哪些是国际的。之所以会发生如此“错位”,盖因链接外部世界的工具被强制“升级”——都是微博惹的祸。

  2011年年初,我开始微博,从此每天多了一项规定动作——刷屏。当我意识到这是一种“病”的时候,为时已晚,我已“病入膏肓”,可我并不后悔。因了这种“病”,我才能更快地感知、了解世界。

  3月11日午后,我边微博边享受阳光和咖啡,突然感觉身体轻微晃动了一下。几秒钟后,听到一种酷似风铃发出的声音。可寒舍没有风铃,那是客厅里两个并排的吊灯的玻璃灯罩相碰的声音。半信半疑间,头脑中迅速权衡了一下会不会被指“造谣”,进而遭遇删帖或其他更加严峻的风险之后,我发了一个微博:刚才似乎地震了。马上有数人回应,多试图确认消息的真伪,只有一个人说他也感到了震动。

  接下来,不到半个小时,日本东部大地震的消息便传遍了世界。地震、海啸、核事故——“三位一体”的巨大灾难,把日本推向了世界的中心,推上了与明治维新、二战战败并称的第三个历史性关头。后来看翌日的《新京报》才知道,在京城一些高层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也有明显的震感,纷纷下楼避难。

  就是说,地震波的传递与微博的传播,基本同步。地球村、全球化、信息社会——这些平时听上去总显得大而无当的空洞的“大词”,仿佛突然间变得具体而生动起来。

  类似的状况,也出现在海外媒体对发生在中国的各种事件的报道活动中。“7·23”动车事故翌日,日本五大全国性报纸的头版,清一色是动车事故报道;央视女主持人含泪为在事故中虽“奇迹”般生还、却痛失双亲的小伊伊深情祝福,并敦促责任方查明事故原因,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的镜头,在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也令无数日本观众泪奔。

  媒体传播技术的提高和社交网络的覆盖,至少在表面上,使国内与海外、新闻现场与新闻消费场域的差异日趋消弭,所谓“世界是平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然而,“正在变成现实”,却并不等于现实。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某种无形而强大的反作用力与舆论的正面推力相互角力,呈胶着状态,前途殊难预测。对一个看似同构的、很“平”的世界背后所呈现的鸿沟,很多人会做出本能的放大反应,从而加剧内心的倦怠感和虚无感,这种社会心理并不利于现实环境的改善。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的是传统知识人的士子情怀,但家、国、天下却有优先顺位,由近及远,缺一不可。信息技术的升级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世界越来越同构化、均质化的事实,理应有助于国内舆论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而不是相互抵牾。

  在辞旧迎新之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重考个人、家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让三者在同一个向度上,成为利益攸关的存在而不是相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