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拆迁后创办老北京网,组织老北京爱好者拍摄胡同,发布6000万字北京史料
|
【感人榜】
张巍
年龄:35岁
社区:石景山区八角北路
【德行录】
12年前,张巍花了450元创建老北京网(www.oldbeijing.net),他自称“掌柜”,和一帮“老北京迷”拍摄胡同、收集北京史料。如今,网站发布了10余万张胡同照片,6000万字北京史料。没从网站获得一分钱收益的“穷掌柜”,却坚持要给老北京留下一份“遗产”,他说这不是谁都能有的财富。
2011年12月25日下午,北京的天湛蓝。东四六条胡同西口,聚集起10多人,每人脖子上都挂着相机。这天,又是老北京网拍记团队串胡同的日子。
“你们对着人家的门拍来拍去,要干嘛?”在东四六条一户院子门口,拍记团队组织者张巍和队员们被一个阿姨这样问起,张巍回答,“拍完给您孙子看。”张巍的嘴角上扬了一下,这话听起来有些戏谑,但张巍的语气中充满无奈。
拍胡同留住北京记忆
“老几位,走着。”招呼的人是老北京网的创始人张巍,他也是拍记团队的组织者,自称“掌柜”。
从胡同西口往东,一群人浩浩荡荡,四处都是“咔哒”的快门声。门墩儿、外墙、屋顶,都是他们镜头对准的内容。
“无花果”爱拍胡同里的猫,“猫在墙垛儿上晒太阳,那种慵懒,你不觉得和胡同生活的惬意很匹配吗?”任扬喜欢把镜头对准胡同里的人,夏天的膀爷,门口下棋的老人,走街串巷的菜贩,“有了人,胡同才有它独特的氛围。”
拍摄爱好各异的队员,却有个共性——从小生活在胡同,“胡同生活”成了他们的集体记忆。
事实上,没有这个固定团队之前,网上并不乏北京胡同的记录者,“但都是单个人在拍,把照片放到论坛上给大家欣赏,纯摄影爱好性质。”直到胡同里的“拆”字越来越多时,张巍坐不住了。
“你还没拍到,胡同可能就拆完了。”2005年6月,老北京网上多了一个栏目——拍记活动队,先后有60多人响应而来。
散在北京各处的拍摄者集中起来后,他们也带来了信息,“哪里贴出拆迁公告了,只要有队员看见,就发到论坛里。”紧接着,拍记队组织人马,奔赴拍摄。
张巍曾做过统计,1949年北京老城区大约有3600条胡同,到2006年,这个数字只有500,如今,连300都不到,不少胡同、宅院已经永远只能“活”在照片里。胡同还在继续消失,拍记成了一种“抢救”。
纪念老宅办老北京网
“拍记活动公告”一直占据着老北京网最显眼的位置,打开这个京味十足的网站,就会听到一段京韵大鼓,网页的顶头“老北京网”四个字从右往左,印在一块匾上。
“匾是以我家老房子之前的窗棂为创意的。”张巍的老房子位于北京原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如今,那儿早成了高楼大厦。
23岁那年,看着原先住的老房子被推平,张巍创办了老北京网。经过12年,这个网站日点击量已达到2万,可是,它不像门户网站一样,有自己的大楼和商业团队。
张巍的工作室在鼓楼西大街一个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千把块钱租的。”一台电脑旁,四处堆着有关北京民俗的物件儿。电脑桌上方,放着一个写有“北京历代民俗文化先辈”的牌位,每年春节时,张巍会摆上供品,拜上一拜,“感谢他们为保护北京文化所做的。”
办网站拒绝商业注资
2008年,老北京网已在文化圈颇有影响,但就在这时,网站的域名和所有资料突然被张巍的合作伙伴转移,“对方打算另立门户,注入商业资本经营。”商业化一直是张巍反感的,因此,他将合作伙伴告上法院。
让对手没有想到的是,张巍在处理官司之前,迅速将域名更改,在对方着手新网站的运作时,张巍则在更改的域名上,向网站更新、上传大量以往没有的文化资料,这导致对手虽然做了类似的网站,但在内容更新上已追不上张巍的脚步。最后,官司拖了一年,对方要求和解,老北京网终于转危为安。
“胡同串子”马晓骥说,在他眼里,没有谁比张巍更爱北京了。“北京犄角旮旯,没他不知道的,十几年没干别的,尽捣鼓这些了。有关北京的什么资料他都有,没有的就想尽办法弄到手,”所以老北京网资料齐全、量大,最后能打赢这场仗。
如今,张巍仍然坚持不挂靠任何商业机构,拒绝商业注资。
“一旦有商业因素进来,就难保网站的公益性和公立性了。”张巍说,老北京网就是要保持民间性,让所有爱护北京文化的人,都在这里畅所欲言,“只要对保护北京文化有建设性的,都可以在这里发表。”
至于每年15万元的网站维护费,虽然也让张巍头疼,但他总觉得“困难肯定能解决”。
今年,为了维护网站运营,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做了一点妥协让步——出售冠名权,“可以放企业LOGO,但是企业绝对不能左右这个网站。”
张巍还办了个文化公司,每到年关,他帮着举办庙会的单位联系文艺演出,赚个“中介费”,“北京人管这叫‘拼份儿’。”靠着‘拼份儿’,张巍养活着“老北京网”。
对于未来,张巍有了新愿望,“好好把英文版做起来。”张巍说,他一直在招英文好的人当版主,他需要这样的人才帮他把现有的资料翻译成英文,“让感兴趣的外国人也能接触到北京文化,既是一种发扬,也是一种保护。”
【话厚德】
胡同是承载北京文化的一个土壤,现在被拆得七零八落,我这代人就没有看到城墙,我的下代人如果看不到胡同,文化该怎么往下传?我多希望人们能意识到,北京不仅是现代化都市,更是历史文化古都。老北京网希望通过努力,唤醒人们,至少能留下一些残片让后人去看。
——张巍
【记者问】
拍记队在老北京网扮演什么角色?
张巍:它是网站的“脚”,没有拍记队,老北京网和任何一个标榜北京文化的网站几乎没有差异,都有资料、有论坛,但拍记所记录的内容,是活动的、原创的,是活的北京史,我们也像在进行着一场行为艺术,告诉社会,一些普通人正在用行动践行对北京文化的保护。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珍妮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孙纯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