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北京新闻·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北京新闻·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北京非遗摊位遇冷

2012年01月2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昨日,龙潭庙会,老北京手艺人编出手工艺品,向游客展示。

  【龙潭庙会】

  本报讯 毛猴、泥人张、剪纸……昨日,十几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龙潭庙会,和商业展位相比少人问津。

  昨日,龙潭公园西北区文化广场的花会舞台两边,绒花、玛瑙雕、毛猴、泥人张等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毛猴展位前,近百个形态各异的毛猴制品罩在玻璃罩里,每只15元。几个年轻人在摊前徘徊:“第一次见,以前没听说过,买回去不知道干什么。”

  见有游客上前询问,毛猴文化的传人萧掌柜双手插在袖管里,跺着脚向游客耐心介绍。“看客少,买家更少。”萧掌柜说,入园两天,每天平均毛销售额不到两千元。

  旁边展出青铜器的摊主介绍,青铜展品两天未出售一件,他预测,未来几天也不会好转。

  昨日,多数摊主表示,如果位置安排得好些,或许不会这么冷清,“多亏摊位是免费的,要是收费,肯定赔。”也有摊主认为,人们对老玩意儿不感兴趣了,非遗成了冷门。

  龙潭庙会主办方介绍,今年庙会安排了15个非遗展位,均免收摊位费,去年为了让非遗展“暖和一下”,曾搭了统一的棚子,但摊主们反映,棚子暖和但阻住了客流。今年,为增加展览人气,主办方撤了大棚,还将展位安排在了聚集人群的文化表演舞台四周。主办方认为,位置不是主要原因,平时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少、人们对其了解的贫乏可能更值得思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