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目击

是现实束缚了自己,还是梦想束缚了自己,抑或是自己束缚了自己

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

2012年02月05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在2011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上,27岁的80后摄影师范顺赞的创意作品《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将各种身份的人物置身于喷绘出的“梦想”背景中,再将这个场景拍摄下来,表现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和微妙关系。

  新京报:创作这组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范顺赞:主要是自己的一些感受。本科毕业以后,我的大部分同学都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找工作,当时感觉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同学不是找不到就是不理想,那时候感觉大家怀揣着理想和抱负,但毕业时,却感到现实与梦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后来我就想创作这样一组反映现实与梦想的作品。

  新京报:和你的个人经历有关?

  范顺赞:对。后来我去法国留学进修摄影专业,又不想靠家里维持生活,于是就在那边的中餐馆打工挣钱,刷刷盘子,干的活很杂,强度也大,跟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就是干活,休息,再干活,再休息。回国后的一年也过得不好,为了生活去拍各种活,比如婚礼之类的,创作也没做出来,感觉那一年白过了,后来下决心一心一意搞创作。

  新京报:谈谈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吧。

  范顺赞:创意很早就有了,制作周期只有一个多月,这些模特中部分是真实的,比如以天安门为背景的那张,模特就是我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说那一辈人很多人有一个“北京梦”,就是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升旗,留个影。这个想法可能在现在看来太好实现了,但当时不是这样的,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再比如那个建筑工人,他说他盖了那么多楼,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在里面啊!但这个想法又是遥不可及的。也有些是虚构的,比如小女孩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个乞丐,那是我的设计。

  新京报:现在你对现实与梦想有更多的理解吗?

  范顺赞:很多人没有海阔天空的大梦想,他们的想法是很简单、朴素的。有梦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面对现实的生活,有时候只能把梦想藏在心底,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要生活。但如果在现实中迷失掉自己,就是挺悲哀的。我的一位老师,赚了很多钱,后来觉得赚的钱足够了,生活也没有意义了,就选择了自杀。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新京报:现在有什么打算?

  范顺赞:现在我就是通过工作养活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只要我能将我的创作进行下去,这是最重要的。

  采写/本报记者 田铮

  本版摄影 范顺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