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四人团“美声绅士”下月首登京城舞台,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幕后故事
|
2001年,西蒙·考威尔(《美国偶像》制作人)从美国、法国、瑞士和西班牙找来四位年轻的帅哥歌唱家,组成了四人乐团Il Divo(美声绅士),主打“型男”+异国情调+跨界美声牌,短短几年,就征服了欧美一众熟女歌迷。
虽然刚在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一展风采,但3月1日在万事达中心的演唱会,是四位帅哥第一次在京城献唱。组合里来自法国的Sebastien介绍说,这次的舞台不会太花哨,四人将带着新专辑《忧郁游戏》与交响乐团合作。
(Il Divo成员包括Sebastien Izambard、Carlos Marin、Urs Buhler、David Miller,以下简称S、C、U、D。)
四个船长 唱片公司不能左右我们选歌
新京报:同时带有流行和古典元素,这是你们故意为之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U:当初西蒙·考威尔打造这个组合的灵感来自于三大男高音组合,他觉得组成一个类似的年轻版会非常有意思。他先后找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Carlos、Urs和David,他们都是正规古典声乐科班出身,而当时我是个流行歌手,他让我加入组合就是为了带入更多的流行元素,他觉得这样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接受,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对古典声乐的演唱形式那么熟悉。
风格的确立是非常自然的过程,我们来到录音棚,然后唱歌,就这么简单。
C:最开始的确比较困难,我们花了一定的时间来磨合。说到底我们是演唱流行歌曲的,虽然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我们都是用演绎歌剧的方式在演绎流行歌曲,但我们没有很严格的标准,以好听为主。
新京报:你们四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演唱风格也不同,会因为一些差异而有小摩擦吗?
S:在最开始,我们有很多交流上的问题,其实现在也存在,但共处了近8年后,我们相处得非常好。我们放下了各自那种艺术家的高傲架子。
现在回头看,和当初我们被征选入团的情况非常不同,当初每个人都想得到个人的成功,但其实这是一整个团体的成功。
新京报:你们产生分歧时会怎么处理?
C: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商量的结果,我们像是同时在船上的四个船长。比如在音乐方面,我们是否都喜欢这首歌曲,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进棚试录。所以,唱片公司不能逼我们唱任何歌曲,如果不喜欢,我们就不唱。
中国印象 城市令人难以置信地扩张
新京报:你们来过几次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是怎样的?
S:我们非常热爱中国菜。我和Carlos常去一家叫Mr.Chao的餐馆,那是伦敦非常有名的中餐馆。我们经常吃宫保鸡丁、北京烤鸭、饺子、蔬菜春卷、馄饨汤等等,都很好吃。我有个特别的经历,几年前我们在印尼演出,那时正好是中国农历新年,演完后,一个华裔朋友邀请我们去他家,一进家门,他们就马上给了我一个红色的信封,我打开一看,里面还有钱。当时我很不好意思,一直说不要,后来才知道,这是中国人所谓的红包,不要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此外,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花样年华》——不单单是中国电影中我最喜爱的,也是所有电影中我最喜爱的一部。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摄影、美术和灯光的运用,还有男女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C:我是李小龙的铁杆粉丝。当然,还有成龙!我年轻时也尝试过学功夫啊、空手道啊、柔道啊,但都没有坚持下来。我是一个爱好者,不是一个战士,哈哈。
D:第一次去上海是五年前,之后还去过几次,我们注意到,整个城市完全变了,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扩张。第一次来中国时,大家显然不太清楚该如何欣赏我们的音乐,从那之后,我们明显感觉到,观众们渐渐地为我们越来越疯狂。
新京报:你们在世界各地尤其招女歌迷的欢迎,还有“熟女杀手”的称号,在中国有没有感觉到女粉丝的热情?
C:每个国家的女粉丝们反应基本上差不多,但亚洲女歌迷们的确有特别之处,她们在演出中会表现得比较含蓄,她们可能尖叫声没有那么响……
■ 团名考据
“Il Divo”和歌剧有一些联系。我不太清楚中国乐迷们对于欧洲艺术的了解程度,大家都知道Diva这个词,其实是来源于歌剧,现在也被用于形容流行歌手,从语法角度上来讲,Divo只是Diva的阳性词,但我不觉得有这样一个词真实存在。无论如何,我们觉得它听起来很好,能让大家联想到古典音乐,而且Il Divo听上去颇有整体感,这个组合的初衷就是把我们四个人的声音结合成一个整体。
——Urs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康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