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建外使馆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建外使馆区

“第二国境线”上的存在与秩序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2003年,建外秀水街附近的雷锋帽与美国国旗。
2003年,建外秀水街秀水市场门口玩耍的年轻人。该处现已不存。
使馆区,在围墙边巡逻的武警。
北京国际俱乐部是使馆区老资格的活动场所。奥巴马访华时曾在此下榻。
建国门外大街国际大厦附近,一名孩子在学习轮滑。建外使馆区难得地保持了一贯的清静。

  ■ 溯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5年,政府在建国门外齐家园附近,开始兴建新的外国驻华使馆区。1957年初步建成,建有各类使馆41座,20世纪80年代,又在北侧的日坛地区增加了6公顷的使馆用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建外使馆区——第一使馆区。

  这一区域的具体位置,由建国门开始,向东北方发散,北至日坛北街、神路街一带,东至东大桥路。作为新中国首都北京的首个使馆区域,建外使馆区的建筑和各项服务设施也是围绕着服务使馆设置的,比如国际俱乐部、国际大厦、友谊商店等。

  44岁的金严去年终于卖掉了位于东大桥路的房子,他有些伤感地说,现在自己是一个跟使馆区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了。

  金严卖掉的房子位于世贸天阶西侧,站在那栋5层的红砖居民楼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新西兰大使馆。生活在使馆区,生意在使馆区,这在十年前,是让金严颇为得意的“成功标志”。

  主要聚集社会主义国家使馆

  建外使馆区,可以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最早形成的外国人聚集的一个区域。

  而东交民巷则是作为北京最早的使馆区而出名的,东交民巷原来叫东江米巷,曾是老北京最长的巷子,也是京城征米的储运和集散地。明朝时接待各国来京的外交使节及留学生的宾馆就设置于皇城正门以南的东江米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德、俄、美、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帝国主义国家争相在东江米巷一带开设使馆,形成了比较集中且初具规模的外国使馆区。在1901年清政府与各国先后签订的《北京各国使馆界址四至》和《辛丑条约》中,东交民巷被划作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使馆区”。此前,清政府曾建议把圆明园划为使馆区,遭到各国的反对。

  1955年,政府还是在建国门外齐家园附近,开始兴建新的外国驻华使馆区。1957年初步建成,建有各类使馆41座,20世纪80年代,又在北侧的日坛地区增加了6公顷使馆用地。这就形成了今天的建外使馆区——第一使馆区。

  第一使馆区主要聚集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使馆。这些国家一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早承认了中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使馆一般很宏大,有很高的围墙、壮观的大门、俄式的建筑,围墙上都带着国徽、国花、国旗。一些亚非拉和东欧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使馆也被安置在这里。

  国际化的服务设施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韩工介绍,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开放的建材及施工市场,建设房屋,要先向国家上报建筑材料的计划使用情况,如使用何种建筑材料、用量为多少,经批准后才可购买。在这种条件下,外国使团几乎不可能在北京独立建设馆舍。因此这时第一使馆区的馆舍都属于统建馆舍,即由我国投资建设,建成后作为馆舍向外交使团出租的房屋,房屋的产权归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所有。在建设之初,使馆区就以安全、舒适、宜人为原则,建设宁静宜居的社区环境。比如,第一、二使馆区的容积率较低,一般规定在1.0,有些使馆根据自身情况不需要建设过多馆舍,容积率仅有0.4左右。使馆的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12-18米,绿地率在40%。

  这种“让人心中特别安静、特别安全”的感觉是很多人喜欢在使馆区的街道上走一走的初衷。36岁的外企白领王羽在世贸天阶上班,他喜欢在午饭后来这里散步。“很多小时候喜欢玩的地方都不存在了,但是这里没有变”,王羽说,围墙里的使馆和围墙外的士兵,稀少的汽车,干净的街道,随处可见的老外,好像几十年来,这里的时间是静止的。

  而来自东北的高晓璐还记得自己在1988年第一次来北京时,在日坛公园附近,有很多外国人,他们或匆忙或闲适,跟他们擦肩而过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会停下来“参观”外国人。而在此之前,高晓璐只在电视中见过外国人。

  相应地,国际化的服务设施在这里也最全面。在第一使馆区的四周,逐渐兴起了北京最早的国际化商业、休闲区域。

  其中,北京友谊商店可算是名牌老字号。它1972年兴建,原来是专门为驻华使馆官员、外国专家、留学生及海外游客而开设的购物场所,如今已全面对社会开放。紧邻友谊商店之西的国际大厦建于1985年,共32层,高101米,内设办公区与公寓区、银行、邮局、中西餐厅等,是一座高等级的外商办公与住宿的公寓大楼。因其外形、颜色酷似巧克力,也被很多北京孩子称为“巧克力大厦”。

  同样老资格的国际俱乐部位于国际大厦西侧,1972年竣工,原为驻华使馆人员、外国来华工作人士等提供休闲、娱乐、体育、社交等的活动场所。奥巴马访华时就下榻此处,其入住的总统套房,每晚门市价接近6万元。奥巴马在北京期间,北京国际俱乐部所在的日坛路南段封闭,管制区西延至外交公寓附近,车辆无法通过,仅留下路东步道供人通行。这一切,在当时都被媒体和市民津津乐道。

  国际大厦对面的赛特建筑群先后兴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包括四星级的赛特饭店、高级商务写字楼赛特大厦及赛特购物中心等。在赛特大厦工作的投资公司经理人李文敏每天开车往来于此,“我在这里工作了将近5年,从来没进过赛特”,李文敏说,过去这里都是卖国外高档货的,因为物资稀缺所以显得不一般,而现在大家可以到港澳自由行,也可以去欧美购物,北京也兴建了不少规模更大的国际品牌商场,赛特“没什么优势”了。

  当然,对于这一区域的购物,很多人最感兴趣的还是“秀水街”,“外贸原单”、“大牌衣服白菜价”,无论是原来的秀水街小摊,还是现在的秀水大厦,到处可见拿着黑色大垃圾袋的老外与英语流利的售货员砍价。

  敏感的“第二国境线”

  使馆区常年绿树成荫,看上去非常平静,但每当世界政治风云变幻之时,这里通常会迅速做出反应。这片国中之“国”的敏感性犹如人体的神经末梢,使馆区也因此被称为“第二国境线”。

  1999年5月中旬之后,金严常会跟朋友讲起自己在那些日子的所见所感。当年5月7日,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到美国轰炸机的袭击,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消息传来,举国愤怒,北京各大学学生纷纷来到当时位于日坛使馆区的美国大使馆抗议。据媒体报道,尽管当时国家安全部门划定了游行线路,并禁止零星抗议者进入,但在美国使馆前,还是有大量抗议者投掷石块,使馆内到处是破碎的玻璃和狼藉的汽车。

  当时,金严站在窗前,看着不少年轻人翻墙而过,向西边的美国大使馆冲去。“光华路已经被封了,学生们只能从小区里找路”。

  北京群众围攻美国使馆的行动持续了4天,这些情形和当时中美政府之间的沟通,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的书中也有提及。

  ■ 馆区梳理

  建筑分区、分时代特征明显

  第二使馆区位于东直门外的三里屯附近,是上个世纪60年代兴建的,建有各类使馆73座;兴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第三使馆区位于亮马河北面,拟安排30座外国驻华使馆;前几年,政府在望京新城东侧又规划了第四使馆区,占地约20公顷。

  此外,东直门内的俄罗斯大使馆和内务部街的卢森堡大使馆不在以上使馆区。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丁达明认为,解放后我国政府有效地规划管理,使得驻华使馆建筑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区、分时代的特征。在第一使馆区和第二使馆区的早期建设中,由于西方阵营外交上对华遏制政策及当时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基本以极具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与思路为主,与国际惯例脱节。在第三使馆区的建设管理中,决策部门指导思想有一定变化,日益与国际惯例接轨,使馆建设的管理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 地理观察

  这里是北京改革开放的窗口

  ●王彬,微观地理学者

  解放之后,建国门外大街东头和南侧有很多工厂,如锅炉厂、啤酒厂,以及原本规划的工业区。改革开放之后,工厂外迁,开始搞商业,写字楼、商场,北京电视台也搬过来,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区和文化区。

  这一区域内充满了不同时代留下的烙印,当然,更多的是改革开放的新的迹象。现在,除了使馆,其他的居住功能已经比较少。气象日新,新的感觉很多,是北京改革开放的窗口。

  这一带也有历史古迹,位于元大都遗址东南角的古观象台,是元明清的文化遗存。另外,日坛是明代建筑物,这也说明,这区域是个新旧杂糅的地方。

  缺点是古老的东西不是很突出,古观象台作为一个历史文物,周围绿地太少,没有很好凸显古老的文化元素,被淹没了。

  ■ 民间记忆

  生活和生意都在使馆区

  ●金严,44岁,生意人

  我对使馆区很有感情,1999年我在东大桥路买了房子,是个二手房,一居室,差不多每平方米1万元钱,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很贵。

  那时我每天早上去日坛公园锻炼身体,然后走路去神路街吃羊杂,再走回自己家中,换好衣服,步行到外交公寓,当时我的公司开在那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外国人谈进出口贸易。晚上我常在日坛附近的饭店吃饭,有一次遇到使馆官员,我们一边喝清酒一边聊天。使馆的官员非常和气,没有架子。当时感觉,拥有这一切,我算是个成功人士了。

  建外使馆区可以说是北京第一个国际化地区,但这个国际化不像现在这样闹哄哄的。那个时候很有秩序,可以很热闹,也可以很安静。很商业,但又适合生活,文化元素既多样又和谐。现在有点过于商业化了。

  ■ 记者手记

  时代造就的典范

  相比其他地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建外使馆区难得地保持了一贯的清静,除了东大桥路上的塞车,日坛公园四周、光华路上,都很少堵车。逛街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真正好逛的不是长安街上的秀水大厦,而是日坛路上日坛商务会馆、秀水2号等几个外表看着像写字楼,其实是一个个小服装店的地方。这里的衣服基本都标着国际大牌的商标,开价却只是大牌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遇到这些便宜货,老外们经常毫不客气地买回家或带回国送人。

  这里的使馆建筑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高,但很气派,外形几乎一样,这与其他几片使馆区完全不一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入其中一个馆舍,外表看上去很类似的建筑内部却大不同,全部按照该国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装修,真像到了另一个国家。

  建外使馆区就是这样,各个国家的文化元素在这里共存,不同肤色的人在这里相遇,各种档次的商品在这里被消费,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存在的理由。

  下期预告

  敬请关注下周四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东直门。电话:010-67106743 Email:xjbbjdl@163.com。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荟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秦斌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