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400万字的阅读量是低限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从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看,主事者显示出了一些试图改革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决心,也力图将语文教学纳入到瞬息万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来,试图让语文更贴近当下。但这种改革的意图,与事实上暴露出来的保守观念,形成这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内在的矛盾。

  低年段识字量与写字量的减少,被多方面解读为“减负”的需要。这种姿态值得欢迎,但其实也无济于事。归根结底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之重,不是被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而是考试选拨制度、重点学校制度、择校制度绑架而导致。

  最被关注的修订内容,是9年的学制中,学生个体的阅读量需要超过400万字,而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名篇,则空前地增加了20篇,总数达到240篇。有质疑者认为,从识字量上减负,而背诵量增加,是孩子们不可承受之重。

  根据我的经验,400万字的阅读量,其实是一个低限,并不多。以一本童话书15万字计,在9年时间内,仅需阅读27本书,即每年3本。对于那些已经领略阅读之乐趣的孩子来说,他在一年之内的阅读就会超过这个低限。

  最有争议的是古诗文的名篇背诵。背诵自然是必须的,从文化传承到汉语能力的习得,积累非常重要。从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36则篇目来看,基本上都是毫无争议的古汉语经典。我的质疑在于,中国的文化太悠久了,古典文学太璀璨了,无论怎么选取,都会有挂一漏万之嫌。李白的诗选了7首,每一首都是经典。可李白经典很多,为什么非得背诵这7首,而非另外7首呢?

  我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选谁不要选谁,这是争论无休的问题。而是想,我们的文化太灿烂了,与其挂一漏万,不如索性不要再详细规定这136则古诗文,而仅作一个指导性的描述,将自主权归还给各地区、各学校,归还给每个在母语浸润之下长大的孩子。作为一个将成为小学生父亲的人,我对自家小儿也有一些期许,但不会作强制规定,将那些汉语中最优美的文字一一展现给他,让他自由选择,岂不更好。

  尤其是,汉语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是一种成长性的语言,几千年来,不断在吸收外来文化以为己用。当下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汉语的变化甚至更加剧烈。可是在这个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足够地体现我们对世界文学的包容,没有信息时代的回声。王道乾、查良铮、傅雷等最杰出的翻译家,他们文质兼美的翻译作品,已经成为了我们母语的一部分。为什么古体诗有具体背诵篇目推荐,而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就不推荐呢?

  既然我们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既然我们的母语不断在吸收外来文化洋为中用,我们何不以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那些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思想精华呢?开放,才显示出自信。当然,在附录2里,也提到了诸如《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之类的世界名著,这无疑值得赞赏。

  语文的经典作品,当然要将文学性放在首位。然而奇怪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工业制造类书籍为何还在推荐之列,同样讲机械制造,《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更好玩呢。

  □蔡朝阳(浙江 语文教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