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写字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写字板
上一篇  下一篇

活在长途飞机上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吐小食核】

  □鲍鲸鲸(作家、编剧)

  不久前,因为很想知道企鹅是怎么生小孩的,所以去了一趟南极,认真观摩了一下,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企鹅的屎是红色的,呈流线型。(当然,这并不是值得说出口的知识。)

  但在出发前,我还很犹豫,因为从北京出发去南极,前后要坐四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和朋友说起去南极时,朋友都表示:想看企鹅的话多上上QQ不就得了,这真是没错。但说起我要坐40个小时的飞机,而且还是经济舱时,他们纷纷露出了崇拜我的表情:“真了不起”“希望回来时还能看到行动自如的你”,诸如此类,受到了很多这种激励人心的赞美。

  因为一路向南飞,所以时光易逝这句文艺腔,在飞机上是不成立的。起飞时天是黑的,而过了十几个小时后,才蒙蒙亮。在之后的二十多个小时里,天就没有再黑过了,对于晃晃悠悠过日子的我,多少有种赚到的感觉。

  在飞机上要前前后后吃八九顿饭。因为时差的关系,还有多久会下飞机,全靠还剩几顿饭没吃来判断。为了应对这40个小时,我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拖鞋、眼罩、耳塞是常规装备,保湿喷雾也是必备。为了打发时间,带了足够厚的小说《白鹿原》,之前在家看了几页,因为书实在太厚,总是走神,老惦记着跑出去玩,这次可以老老实实看完了,不存在跑出去玩的任何可能性。为了避免阅读疲劳,又带了笔记本电脑和两套《24小时》,去的时候看一套,回来的时候看一套,24个小时不就轻轻松松打发了嘛,计划实在是堪称完美。

  飞机起飞后没多久,小窗板就关上了。机舱里一片昏暗,只有两侧亮着幽蓝色的指示灯。睡觉前,把机上发的贴纸贴在座位上,贴纸上写着“吃饭时请叫醒我”,把自己缩成一团,把脚插在放杂志的袋子里,这一招,可是长途飞行睡眠诀窍,可以让自己有一种挂在树上的考拉的错觉。把脖子夹进充气靠垫里,戴上眼罩,全副武装下来,已经累得想睡觉了。一觉睡醒,先发动全身力气,把四肢归位,确定没有骨头在长时间的僵直中断掉,然后原地不动地开始吃饭,吃完饭后,要一杯茶或者开一瓶酒,开始看书,或者看飞机上准备的一百多部电影。(因为配有中文字幕,所以去程时《24小时》根本没有拿出来,一部接一部地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印度电影。)电影看累了,接着缩成一团,开始下一段睡眠,半梦半醒的时候问空姐:还有多久到啊?空姐露出神秘的微笑:早着呢。

  横穿大西洋的时候,努力算算时差,发现是北京时间的1月1日零点,正跨年,我在飞机上站起来,看看四周,乘客们有的睡得东倒西歪,有的电影看得正High,窗外是什么天气,什么时间,好像都跟我们无关,整个机舱里沉默得那么有默契,我们被包在了一段漫长时间的真空里,什么都不能做,也什么都不用做,只有吃了睡,睡了醒,醒了看电影,把时间浪费得那么心安理得。

  看到站着发呆的我,空姐走过来问:需要帮忙吗?是不是饿了?要不要吃水果?那一刻我真觉得,除了空气太过干燥之外,能永远生活在长途飞机上,真的也很不错。

  valetime@126.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