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1:书评周刊
上一篇

失落的视野,从东欧到中欧

2012年02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阅读观察】

  我们刚刚与花城出版社合作出了一套书,名为“蓝色东欧”。有时候一套书或者一篇文章起标题,总是为了尽可能简单、醒目、容易记住,但世间其实往往都是简单事少,复杂事多,就像关于“东欧文学”的界定一样,要先说清楚它,也不是只有一两句话就可以那么简单的。

  严格来说,东欧这个概念随着时间变化,涵盖的内容却是不同,具体到我们这套书会涉及的国家,又更为复杂。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东欧由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爱沙尼亚七个国家组成,所以“东欧文学”指的是这七个国家的文学作品。这七个国家在上个世纪尚且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到了1989年底,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底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捷克与斯洛伐克分离。1992年至2003年间,曾经被塞尔维亚征服的各小民族而一起建立的南斯拉夫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建国,此国家逐渐解体。前南斯拉夫的领土现在分成七个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未获国际普遍承认)、黑山和马其顿。

  东欧的涵盖内容也随着这些政治事件发生变化,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都不再愿意被称为东欧国家,它们更愿意被称为中欧或中南欧国家。

  但是在中国,“东欧文学”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在今天这个概念已经不再只是当初所指的七个国家,还应该包括立陶宛、摩尔多瓦以及波黑、塞尔维亚等从南斯拉夫联盟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着许多相似处,它们都是欧洲的弱小国家,在历史上都不断被侵略、瓜分、吞并、统治,直到今天它们当中的许多人还生活在曾经的战乱带来的负面发展的阴影中,它们当中的许多作家通过来到欧美国家而有了传播渠道被人们所知晓。当然不光是作家,也有别的领域优秀人才,比如当今男子网坛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

  这些走出去的人有些改变了写作语言和国籍,留在了外面,也有些人被迫流亡后最终又回到祖国。他们大都经历过苦难,不管是回来的还是未归的,他们都是“东欧文学”的一部分。

  回想当年,我们这一代人,是通过诸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东欧电影间接了解东欧文学的,我们最初关于美、关于心灵的激动等记忆,也来自那里。不过那都已经是红色的记忆了,我们把丛书的名字定为“蓝色东欧”,也是希望在传统的记忆之外,提供重新认识东欧文学的新角度。

  □高兴(《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口述 本报记者 姜妍 整理 标题为编者所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