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北京杂志·新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1:北京杂志·新生活

“草莓奥运会”首次拜访亚洲,全球草莓昌平“碰头”

明日一园探遍全球百种草莓(2)

2012年02月1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欧美品牌——卡姆罗莎。
澳非草莓馆展出的草莓。
工作人员在体验草莓形象的互动游戏。

  (上接D12版)

  草莓市场

  “昌平草莓”有地理标志认证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草莓”,几乎每个第一次吃昌平草莓的人都会这么说。眼下,正值草莓成熟期,部分新品种的采摘价格已卖到每斤300元。“昌平路边卖的草莓都是本地的。”北京市惠之锦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政说,昌平自产的草莓,主要用于采摘,不进超市,也不会流向其他市场,因为根本不够卖。

  今年昌平草莓的采摘价格比往年高20%左右,董政分析,一是因为草莓的品质较好,二是综合成本,如劳动力的上升等。还有草莓大会在昌平开,宣传较多也有影响。究其根本,还是昌平草莓的品质较好。如今,北京其他区县也有草莓,但70%在昌平。而且只有昌平申请下来“昌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董政认为,昌平草莓不仅是北京最好,全国也是最好的。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红莓、杨莓、地莓,原产于南美洲,我国是在20世纪初才引进的。而草莓在昌平的种植历史更短,在2000年前后,第一茬草莓才落户昌平。

  与10年前相比,昌平草莓发生了很大变化。董政回忆,首先品种不一样,早先种的草莓是一些欧系品种,比较酸,不太好吃。现在草莓的品种是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亚系品种为主,如奶油草莓、红颜等,包括金中红香,都是亚系品种的代表,也占了种植面积的大部分,惟一令人遗憾的是,它们主要是日本的品种。董政去年从日本新引进的金中红香,口感香甜,果实较大,果实饱满,很受市场欢迎。

  另外,就是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据悉,目前昌平全区草莓种植规模由2008年前的3000栋发展到现在的10000栋,2011年共种植草莓8000栋,主栽品种为红颜、章姬等日系品种,预计产量突破1000万公斤,产值将达2.5亿元。

  品质营养

  一体栽培保“春天第一果”品质

  酸甜的味道,沁人心脾的清香,营养价值颇高的草莓被营养学家誉为“春天第一果”。

  北京市惠之锦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政介绍,北京种植的草莓,采用半促成法栽培,属于反季节栽培,如果按传统的陆地种植,不进行任何促成保护的话,应该是三四月份开始载,五六月份结果。事实上,在北京,三月份还天寒地冻,是栽不了草莓的,一般要到四五月份开始栽,六月份左右开始结果。但现在农民普通用大棚,采用半促成法,8月份开始栽,12月份下果,一直可以延续到来年6月,这样整个采收期就变长了。

  整个采收期间,草莓的品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董政说,五月之后,品质会略有下降。因为地气很热,传统大棚里品质下降的较多,但像我们采用一体栽培,优点就凸显出来了,一直到6月,都可以采收到品质非常好的果实。

  每次朋友聚会,董政就会劝大家多吃草莓,因为草莓营养丰富,维C含量是苹果的10倍,可以美容、解酒、健脑,对皮肤头发都有好处等。

  草莓还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草莓可以润肺、健脾、补血、益气,对老人、孩子和体虚者而言,是滋补佳品。

  逛会亮点

  主要活动场所

  草莓大会的主要活动场所包括“一区、一场、一园、三中心”。

  一区——精品草莓产业示范区:占地面积3万亩,分布在兴寿、小汤山、北七家等五个镇。截至目前,已建成草莓日光温室1万栋,草莓年产量约1200万公斤。

  一场——大会主场馆九华山庄:位于小汤山镇,是北京市单体规模最大的五星级酒店,拥有完备的会议会展和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

  一园——草莓博览园:占地面积1000亩,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包括国际草莓风情展区、中国草莓科技展区、草莓科普文化展区以及草莓文化广场等。集中展示世界各国的优质草莓品种和先进栽培模式,为参展企业提供展示及交流平台,同时为参观游人提供科普活动和休闲娱乐的空间。

  三中心——草莓加工中心、草莓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农业产业科技促进中心:“三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米,大会期间将用于举办国际草莓产业展,同时也是场馆运行办公的主要场所,会后将建成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化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基地。

  草莓大道

  总面积4640平方米,草莓大道长116m,宽40m,布展创意是打造国内第一的草莓大道。共种植金中红香、章姬、红颜、枥乙女等4个品种、6万株草莓。采用长H形支架式和固定吊挂式立体无土基质栽培草莓,这种方式的亮点是:充分利用展示空间,提高单位面积内种植株数与单位面积的草莓产量。道路两侧由草莓做装饰,由低渐高,形成一条条草莓彩墙,给参观者一个绿色时尚、温馨浪漫的印象,充分营造绿色时尚、温馨浪漫的氛围。

  草莓天瀑

  本展区长124m,宽48m,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布展的创意在展示草莓现代种植技术、创新产品的同时,打造出草莓天瀑的景观。种植书香、冬香、章姬、金中红香、红颜5个品种、8万株草莓,全部采用电动可升降吊挂式和固定吊挂式立体无土基质栽培草莓,营造出“草莓天瀑”、“百变天瀑”景观,这两条“天瀑”犹如两条绿色与红色相间的瀑布从天而降,由远而近,场面非常壮观。将无数无土栽培草莓吊到空中,下面铺设道路,两个天瀑中间留有4米宽道路,让游客感觉在草莓海洋中遨游。

  特别要带大家看的是——会呼吸的花盆。这种花盆用沙砾制作而成,变废为宝,通过特殊工艺,达到只透气不透水的效果。普通花盆盆底有眼,浇水较多会造成洒漏,这种花盆底部盛装陶粒,上部盛装基质或土壤,水多时存在陶粒部位,不会泡着根系,同时由于透气性非常好,为草莓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D12-D11版采写/本报记者 林文龙

  D12-D11版摄影/本报记者 秦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