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 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 逝者
上一篇

书本已旧40年回忆未老

2012年02月19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姓名:张三慧

  性别:男

  籍贯:河南巩义

  去世原因:膀胱癌

  去世时间:2012年1月9日

  终年:83岁

  生前职务:清华大学教授

  生前住址:清华大学校内

  2月16日,晴暖。

  退休的张可宁女士斟一杯清茶,小口品咂。偶尔回望一下父亲张三慧的遗像和书房。遗像,张三慧略带微笑;书房,堆放着生前编著的多种物理教材。

  张可宁说,“他是个爱爬格子(写书)的人,连命都爬进去了。”

  “坏”爸爸演绎清华校训

  1958年,29岁的张三慧在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教学。工作上勤勤恳恳的张三慧,在女儿张可宁回忆里有点“坏”。

  张可宁8岁时,张三慧带女儿去游泳。可宁不会游泳,看到水害怕,说啥不下水。

  张三慧没吭声,抱着女儿,扑通一声,将女儿扔下水。看小姑娘在水中拼命扑腾,周围人担心有危险,想救她,却被张三慧拦住,“让她自己游,她行。”

  张可宁喝了几口水,用力扑腾,终于自己游上岸。上岸后,她埋怨爸爸“坏”,父亲笑而不语。

  “其实父亲一直培养我们自强不息的生活习惯。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张可宁感悟到。

  两个人的课堂

  2003年,74岁的张三慧被清华返聘,担任一线教学工作。课堂上,老爷子书生意气,神采飞扬。每每讲毕,掌声雷动。

  几十年的讲课生涯期间,张三慧最难忘记“文革”中的“最后一课”。

  “文革”开始时,清华等高校师生相继停课,教育中断。张三慧执拗,仍然手持物理教科书来到教学楼。

  教室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大一男生一声不吭,安静地坐着,等他上课。

  “好,同学们,我们上课”,张三慧打开教科书,认真讲课。唯一的学生,听得格外认真。教室之外的动乱场景,对这对师生而言,早抛在九霄云外。

  近40年后,回忆被重新捡起。2003年,顾秉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而“文革”时独自听张三慧讲课的大一男生,正是顾秉林。

  病重时用“兔耳朵”自励

  2009年,张三慧被检查出来患有膀胱癌,这使他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但即使在医院,手中也少不了物理教材。

  病重期间,张可宁发现,不苟言笑的张三慧说话时,经常举着食指和中指,“兔耳朵”似的,做胜利状,并且每天都举。

  “大概是自我鼓励,战胜病魔的意思”,儿女们会意,每次和张三慧交流时,总不时举起“兔耳朵”,回应父亲的胜利。

  今年1月9日,举了2年的“兔耳朵”不见了,张三慧走了。

  本报记者 申志民

  寄语

  爸爸,放心吧,我们会好好地生活,只要我们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相信您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感到欣慰。

  ——女儿张可宁

  为先生默哀,因为我觉得,对学科作出研究贡献的人都好伟大!@_@走好…

  ——网友Mr_Bug_no_bug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