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北京新闻·时政
上一篇

2015年前东城区将开展“非遗”项目普查,进行分类保护

不可再生“非遗”项目将抢救性保护

2012年02月19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在全市率先建立区级“非遗”名录基础上,东城区拟在“十二五”时期,深入普查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开展分类保护。

  记者昨天从东城区政府了解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纳入近期制定完成的《东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非遗”传承人将获经费补贴

  《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非遗”调查,制定分类保护标准及规范:对不可再生或濒危的民间“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集中反映老北京民间文化特色的,进行重点保护;对已实施抢救、状态稳定的“非遗”项目,实施扶持性保护;对已经消亡的民间技艺,相关部门还须深入调查发掘,进行补救性记录。

  为扭转不少民间“非遗”技艺后继无人的现状,东城区将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制度,努力实现“非遗”的活态保护。

  同时,东城区政府还考虑建立“非遗”传承经费保障机制,拟激活“不合格”传承人退出制度,确保“非遗”的质量和水平。

  将拓展社区等成为传承基地

  针对不少“老字号”遭遇侵权、资金、政策、传承无人等发展瓶颈,东城区将“强化老字号品牌保护与提升”纳入“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体系中,提出从现在到2015年,将积极组织“老字号”企业申报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技艺优先纳入东城区“非遗”体系。

  同时,努力争取市级老字号企业升级改造扶持资金,支持老字号企业继承、挖掘优秀传统工艺、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引导并协助区域内“老字号”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开拓国际市场。

  “非遗”在哪里传承?东城区政府拟出台新政,加快“非遗”项目聚集区和传承基地建设。

  除现有的京城百工坊等“非遗”聚集区继续完善外,东城将拓展传承和教学基地范围,比如,企事业单位、“老字号”、手工艺作坊、社区、学校、博物馆等,均可挂牌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