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儿科就诊调查 实地探访
随着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普仁医院等12家三甲、二甲综合医院新设了儿科门诊,北京市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都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开设了儿科门诊。上周,记者实地走访了其中的5家医院,了解这些医院儿科的就诊条件及接诊情况。相比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门诊,大部分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病人数量都少得多,一些二甲医院的儿科甚至分外“冷清”,造成一部分医疗资源的浪费。
另外,虽然一些重点二甲医院的儿科条件较好,但是二甲医院儿科的总体发展却不容乐观。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开设儿科的二甲医院中,有一些儿科运作基本处于停滞阶段,一些医院以目前儿科就诊人数较少为由拒绝接受采访,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的尴尬境地。
■ 观点
综合医院儿科方便就近就医
●周忠蜀,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儿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综合医院里的儿科和专科医院相比各有优势。
综合医院看不了儿童外科,做不了手术,研究深度不如专科医院。但综合医院里的儿科大夫与儿童专科医院相比,思维相对较为广阔,考虑病情较为全面,早产儿、癫痫病、脑炎等儿科常见病都能给予咨询,在科里也有各自的专业门诊;专科医院里呼吸科的大夫看不了心衰,只看发烧和咳嗽。
另外,患儿发病多为急症,综合医院可以让周围社区居民就近就医,对减少病人损伤有很大好处,而不是堆到一个医院里去,让家长带着孩子满城跑,排队耽误时间,扎堆交叉感染。
1 早产儿抢救成功率赶上发达国家
医院名称:北京协和医院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东城区帅府园1号
探访时间:2月15日上午
协和医院儿科门诊位于医院东院区门诊楼1层,分诊台前,有十来个塑料坐椅,五六位家长和患儿正在候诊,与北京儿童医院人满为患的场面相比,这里相对安静很多。
“我的儿子是早产儿,从小就在协和看病,现在10岁了,没有输过液,也很少生病。我觉得协和儿科的大夫很负责任,他们对抗生素的使用特别谨慎。”一位带孩子来看病的父亲说。
而另一位家长则认为协和儿科大夫跟家长的沟通非常详细,态度也比其他很多医院的大夫要和蔼。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宋红梅说,医院儿科大夫有24位,其中11位为住院医师。协和医院传承了美国人的治疗理念,不轻易使用抗生素,不轻易输液,不夸大病情,不过度治疗,不提倡头颅CT、X射线等对儿童有损伤的检查。
儿科病房则设在医院老楼8号楼的1层,这里有保安守卫,不能随便进入。绿色地板的走廊里有身着病号服、戴着口罩的小朋友走过,病房里病童较多。
据宋红梅介绍,北京协和医院的儿科病房大约有50张床位,每月出院130-140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里,一位护士正在给育婴箱里的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早产儿检查心率等指标;另一个病房里,护士正在给稍大的婴儿喂奶。“协和医院儿科收治的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诊断不清、久治不愈的病人,占一半以上。我们医院是卫生部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在遗传代谢、风湿免疫、肾脏、消化领域、新生儿急救、先天性疾病、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救治领域都非常有实力。”宋红梅说,协和儿科10余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200余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中包括30余例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目前救治成功的早产儿中胎龄最小的仅为25周、出生体重最轻的仅为520g。协和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抢救成功率为98%,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79%,已赶上国外发达国家的抢救成功率。
2 新设综合儿科被其他优势科室掩盖
医院名称:北京积水潭医院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探访时间:2月16日上午
在12家新开设了儿科的三甲和二甲综合性医院中,不乏一些全国知名的医院,积水潭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在积水潭医院的门诊楼里,可以看到很多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但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全国各地来这里看小儿骨科的。当记者问起是否知道新设的综合儿科时,很多家长摇头。
积水潭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梁志齐表示,新开设的儿科综合门诊由中医科和妇产科两名副主任医师组成,可以接诊常见的儿科疾病。
据了解,积水潭医院儿科综合门诊在开诊一个月以来共接诊病人32人次,目前来医院就诊的孩子大都是小儿骨科,这也和医院的特色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记者还了解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开诊后也将开设儿科专科,并设置6个诊室和20张病床。目前,回龙观院区儿科所有仪器设备都已经安装到位,预计在今年7-8月开诊。
这些新设立的儿科正处于起步阶段,往往被掩盖在医院的其他优势科室中,目前病人并不多。另外,据记者了解,此次新设立综合儿科的医院中,很多医院都是采取调用其他相关科室大夫的方式组成新儿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甲医院儿科主任说,他们曾经在网上公开招聘儿科大夫,却一直没有应聘者,到目前为止,这家医院的儿科还是由其他科室大夫出诊。“儿科大夫普遍收入较低,风险又较大,家长们往往过度紧张孩子。不光是我们二甲医院,就连最好的三甲医院里的儿科大夫,有很多也承受不了收入低、压力高的儿科工作,转行做其他工作了。”
(下转D0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