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健康公社·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健康公社·特别报道

开设儿科容易 有效运转困难(1)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与三甲医院相比,隆福医院(二甲)的儿科门诊显得非常冷清。本报记者 李飞 摄

  儿科就诊调查 深度访谈

  虽然目前北京市综合医院大都恢复儿科,但这只是解决儿科看病难问题的第一步。在几日的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很多综合医院儿科依然存在医生不到位、诊疗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设备等问题。

  用儿科告急来形容目前儿科的现状显然夸张,但是提升儿科接诊能力却迫在眉睫。儿科专科医院超负荷运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从2010年《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工作的通知》出台起就体现出政府对于儿科建设的重视,但从政策支持、医生培养、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来看,儿科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

  综合医院儿科正常运转至少需6名医生

  虽然目前北京市综合医院儿科建设正处于恢复阶段,但是综合医院儿科的接诊能力和医疗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儿科工作的大夫,海淀医院院长助理、儿科主任赵柯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国家劳动法规定一个人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对于一家24小时接诊的儿科门诊来说,一周的总工作时间=7×24小时。这样算下来一个24小时接诊的儿科门诊就需要至少5名医生。但这是在医生不能有任何病假事假,不能修任何法定节假日的前提下,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要一个儿科门诊有起码的正常运转的能力,至少需要6名医生。在很多综合医院的儿科诊室,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是做不到的。”

  赵柯表示,从这个角度讲,医院开设儿科可能会很容易,但是能够健康有效地运作起来却很难。目前不少医学院校儿科专业取消,人才自然就不能得到满足。“很多医院目前儿科大夫年龄层次比较高,中层大夫缺少,很多医院都是依靠返聘大夫来维持儿科。”

  儿科耗材收入少,支出反而多

  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学组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童笑梅表示,目前,北医三院儿科承担了大量北京西北部区域儿童就医的工作任务。

  综合医院儿科的发展离不开医院从政策、财政、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按照目前的社会分配制度来说,儿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不仅药品和设备、耗材收入少,支出反而比较多。

  比如目前患儿需要的一次性使用物品特别多,像衣服、床单之类的物品比成人科室更容易污损,清理这些污损需要归入科室支出中。儿科的财政收支中入不敷出的情况比较普遍,长期如此儿科医护人员的经济收入在临床科室中肯定处于劣势。好在北医三院的院领导在财政和设备方面给予儿科很多的支持,通过医院整体的财政补充儿科收支中不足的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科在收入方面减轻一部分压力,也可以让儿科医务人员更好地为医院周边的居民服务。

  (下转D0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