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核心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8:核心报道

“铁检”跨省移交:检察长谁任命?(1)

石家庄铁路检察院改制后人财物归河北,业务归北京,检察长任命成难题;跨省移交后人权事权待解决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铁路司法改制的意见自2010年12月下发,至今已有一年有余。目前除了太原、西安两家的检察机关移交地方,其余10多家铁路局还在协商中,迟迟未签。

  沈阳铁检分院政治部主任王刚说,跨省移交相对比较麻烦,涉及财政收入、级别平衡等各类省际协调。

  采访中不少铁检人员谈到,将司法体系剥离铁路确实很好,但还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解决:由于人财物归地方,业务不变,人权、事权依旧不统一;而人财物归省后,基层院作为县级单位如何与省级单位衔接;若各省增设铁检分院,原本案件很少的铁检单位,更陷入“无案”可办境地。

  石家庄铁路检察院政治处主任赵更辰表示,按照司法系统领导的说法,先实现人财物剥离,其他的问题先不谈。

  □本报记者 孟祥超

  河北、辽宁报道

  这是栋四层小楼,红砖砌就的墙上挂满爬山虎,门口竖着白色牌子:石家庄铁路运输检察院。这个北京铁路局下属的铁检基层院,正在等待一场改制的到来。

  “改制了,我们就能搬出危楼。”该院政治处主任赵更辰已在这里工作了7年。

  小楼距离石家庄火车站约两公里,几年前被定性为危房,产权单位是石家庄五中——原铁路一中。这个曾经的兄弟单位一直希望终止租借关系,但石家庄铁路运输检察院始终难寻他处。

  赵更辰把希望放在铁路司法系统改制。他认为改制会很快完成,尤其是他看到太原铁路检察机关顺利移交地方。

  但不同的是,太原的铁路检察机关属同省管理,而石家庄铁路运输检察院则属跨省管理。

  在铁路系统司法变革中,跨省单位的移交呈现出的是另一种复杂性。

  以石家庄铁路运输检察院为例,它隶属北京铁路局。

  变革后,该院的人财物从铁路系统剥离出去,归河北省检察院管;而业务管理不变,依旧由北京市检察院管。那么今后该院的检察长是由北京任命,还是由河北任命?

  对于这个问题,赵更辰说,他也不得而知。

  难耐的人事冻结

  为改制铁路司法人事冻结已近3年,各单位青黄不接,新人不进,老人不退,能人“不升”

  赵更辰46岁,作为铁检基层院的政治处主任,应该是副处级,但由于人事冻结,现在停留在正科级待遇。

  人事冻结始于2009年。

  那年7月,中央编办下发通知,提出铁路公检法干部要从“企业职工”转变为“公务员”,冻结人事为了今后的转制。

  赵更辰称,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铁检院人员不能出、不能进,也未能获得提拔。

  “新人进不来,老人退不了。队伍拖得没有活力,看不到希望。”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该院与石家庄铁检院也在同步改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院复建以来,当年的业务人员已到了一个退休的集中时间,有七八名人员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办不了退休手续。

  人事冻结期,一旦有人员退休,则无人顶替空缺。

  在该系统内,一般以3年为限调整干部职级,但有人已经进单位七八年得不到提拔。

  “即便某个领导退休,新提拔的干部也只是代理工作。”赵更辰说。

  沈阳铁路局下属的铁检分院,管辖10个基层院,它们分布在两省一区(即辽宁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也需要跨省移交。在漫长的人事冻结期,各基层院的干部也为前途迷茫。

  白城铁路检察院是沈阳铁路局的一个基层院,位于吉林省。该院目前政治部主任空缺,只有副主任。

  该院一名工作人员称,人事冻结让他们原本定编28人,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人。一个反贪局长除了本职工作,还要兼任两个科室的科长,共三个职务。有的科室已经没有业务人员,遇到案件时,都由其他科室人员兼任。

  沈阳铁路局下辖的通辽铁检基层院,也属此类情况,定编40人,目前在编24人。该院检察长曾庆新说,“这两年改革,人事冻结。大家都等着改革到来,人进不来,中层干部则少了七八个。”

  跨省移交“钱”“房”纠结

  沈阳铁检人员表示,跨省移交比较麻烦,如财政收入、级别平衡,都涉及省际间平衡

  改制迟迟未能推进,与铁路检察院系统复杂性有关。

  和地方检察院的块状管辖区域不同的是,铁路检察院的管辖区域呈线型,它往往跟着铁路线走,所以就会出现跨省管辖的情形。

  铁路检察院的设置和铁路局密切相关。一般情况是,每个地方铁路局会设一个铁检分院,每个铁路分局设一个铁检基层院(现铁路分局已撤销)。

  以北京铁路局为例,它下设铁检分院,分院有3个基层院,分别在北京、石家庄和天津。

  天津铁检基层院的管辖范围,是跟着铁路走,包括河北和山东一些地区,有铁路延至河北的唐山、秦皇岛,唐山、秦皇岛铁路线上的案件也就归天津铁检管。

  铁路检察院主要负责铁路沿线、列车、车站、铁路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律监督工作,打击发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铁路工作人员危害交通运输的违法犯罪活动。

  比如警方在河北秦皇岛车站捉获的盗窃犯,就交由天津铁检批捕。

  李治永是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政治处的主任,做过一个铁路检察院改制的课题研究。

  他说,全国17个铁路检察分院,跨省移交的很多,纯粹在一个省的基层院没几个。相比同省的,跨省移交需要协商的事情更为复杂,涉及到财政、管理等各方面问题。

  李治永说,各省的“两房”建设差距较大。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部分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办公用房与铁路某些机关在一起,有的是几家在一起的“综合楼”,有的是平房,有的是租赁人家的房舍,有的面积不足,欠账较多。

  李治永认为,这也是铁路两院在跨省移交前,要解决的问题。

  王刚现在很忙,他是沈阳铁路检察分院的政治部主任,他要处理许多与跨省移交相关的事宜。

  王刚说,跨省移交,谈起来相对问题多些,但不构成实质性问题。

  他举例说,移交后,五险一金也归到所在地。全国都一样。如果是在本省,就好协调,标准也好统一。跨省比较麻烦,财政收入、级别平衡,这就涉及省际间平衡。

  据王刚介绍,从前年年底,沈阳铁路局就开始和两省一区汇报、沟通、研究具体移交方案。去年一年,来往文件有74件次,包括汇报、沟通等各种情况。平均一周得碰一次。很多事最终还得铁道部认可。

  穿检察服的工人

  天津铁检的李治永指出,铁路局管人事有弊端;以前常任命党务、政工干部进入司法部门

  “再复杂也得改。”天津铁检的李治永说,司法改革要求司法不能企业化,企业里不能有法院、检察院,在国际方面面临的压力很大。

  一直以来,铁检有两个“婆婆”,人财物归地方铁路局管,业务上受地方省级检察院指导。

  由于人财物归铁路局管,一些铁路法院、检察院70%-80%的人员是从铁路工人转变而来,这跟地方检法两院的人员构成有很大区别。

  宁夏一位老铁路检察官回忆,最初铁路司法系统的人大多是从事党务、宣传的政工干部,进各地政法学校培训几个月就上岗了。

  李治永在他的论文里这样说,长期以来,在铁路内部铁路检察院人员并未把自己看成是一名“职业检察官”,始终认为,实际身份是一名穿检察服的铁路员工。

  通辽铁检院检察长曾庆新就在铁路上工作多年,1990年以前,他在基层铁路站段做书记,后来调到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分局纪委。

  “此后检察院正好缺一名主任,我就过来了。”曾庆新说,他1994年任副检察长,2006年任检察长。

  曾庆新告诉记者,企业以生产为中心,检法只是配合工作。不过现在招人要求高了,都要本科学历,还得经过司法考试。

  曾庆新说,其实铁路局除了管人财物、也涉及业务,一些重大案件,比如涉及处级以上职务犯罪的,要向铁路局党委汇报。

  曾庆新统计,他们一年刑事案件也就二三十件,还不够地方检察院一个人办的。

  李治永在论文中,对于铁检和它两个“婆婆”的关系做了这样的描述:任何案件的办理不办理,如何办理,怎样办理,最终还要听铁路局(党委)决定……铁路检察院与地方检察院好像是“走亲戚”,总是客客气气,与上级检察院显得很生疏,每年除了重要的例会以外,很少有来往。省检察院对铁检机关的业务领导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铁路运输检察厅的所谓“隔层领导”显得形同虚设。

  理论上,在沈阳铁检系统,干部由铁路局调派,再通过辽宁省检察院提交省人大,由省人大任命。

  (下转A19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