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文化新闻·关注(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文化新闻·关注(二)

爱时髦、爱文学、有初恋:多角度发现雷锋

2012年02月2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时髦的雷锋借别人的摩托车在天安门前留影。资料图片

  (上接C12版)

  50年来,人们怀念雷锋,学习雷锋精神从未间断。雷锋似乎一直是概念和宣传中的那个拟定形象,从《雷锋全集》中,可以看见有血有肉和更加立体化的雷锋,李红强认为。

  邢华琪介绍,《雷锋全集》中首次披露了雷锋各种有血有肉的生活细节。“他有优点也有缺点,是一个完整的人。”

  首先,雷锋爱照相,团代会、党代会、演出、演讲和人大会议结束后,他都要照相留念,这一习惯从他小学时代开始。“他也是一个荣誉心强的人”,邢华琪介绍,雷锋虽是个很谦虚的人,但长期习惯把奖章高调地佩戴在身上,“这个细节很有意思。”雷锋还有皮夹克,“去世时他才22岁,他其实是个爱整洁,青春时尚的年轻人”。

  另一个雷锋有血有肉的表现也可在书中发现,除了读者关注的雷锋初恋问题,雷锋还爱给女同志题字,书信中经常以“亲爱的某某”打头。

  邢华琪还告诉记者,雷锋曾经希望当一名作家,书中收录的雷锋手稿,字迹往左边倾斜,但很清秀,还收录了他创作的30多篇诗歌、3篇小说以及10篇散文。其中一则雷锋学习诗歌创作的学习笔记,上面详细记录着诗歌的分类、民歌的特点等。雷锋18岁时曾投寄给报社诗歌、散文和小说。

  ■ 雷锋的初恋

  《雷锋全集》收录了雷锋的“初恋”王佩玲写于1993年和1997年的两篇回忆文章,记录了她与雷锋的相识过程。

  1958年春,19岁的望城县坪塘区供销社营业员王佩玲,到团山湖农场劳动锻炼,结识了17岁的雷锋。王佩玲经常向雷锋借书,常在一起谈心得体会,并交换日记看,“他的聪明才智深深地吸引了我。”王佩玲撰文回忆说,“也许是从小失去母爱的缘故,也许是我的落落大方使青春年少的雷锋感到踏实和温暖,雷锋越来越亲近我,我也暗暗地喜欢他,我们以姐弟相称,互相鼓励,携手共进。”

  在生活上,雷锋俨然像个“大哥哥”,体贴她,照顾她,王佩玲那段时间常常生病,雷锋就一天三五趟地来看她,送药递茶。有时她晚上到河边洗衣服,雷锋执意陪着她,并且把书本或报纸上的故事讲给她听。王佩玲感到很幸福,少女的浪漫情怀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好景不长,农场对男女之间的交往管得很严,两人的朝夕相处让人开始说闲话。在农场劳动四个月后,王佩玲被派到湘潭学习,两人开始通信,每次信的开头都写“亲如同胞的弟弟”,信的内容都是关于工作和学习,但王佩玲发现雷锋给她的信被人查看过了。王佩玲结束学习回到农场不久,雷锋调到乡里当通信员。1958年11月,被调往鞍钢。临行前,雷锋到农场与她道别,安慰她说:“别难过,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的。”逗留了一个上午后,临走送王佩玲一张照片,王佩玲送给雷锋一个日记本,上面有一段留言。这一天,成为两人永别的日子。

  1963年,王佩玲从报纸上看到了雷锋的照片和事迹,既为雷锋的成就高兴,更为失去一位“好弟弟”而悲泣。“当时所感到的打击,实在是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大病一场后,直到1965年,27岁的王佩玲经人介绍,与湖南日化厂工人丰振泉结婚。而这个雷锋的姐姐“黄丽”,让雷锋的同事寻找了三十余年才浮出水面。

  ■ 雷锋诗歌

  歌颂领袖毛泽东(1958年)

  河流奔腾向海洋,

  海上升起了红太阳。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领导我们走向胜利和解放。

  您领导我们生产建设,

  把困难贫穷埋葬。

  您领导我们战胜敌人,

  把祖国变得繁荣富强。

  ——于团山湖农场

  ■ 雷锋信件

  给王佩玲的信(1958年6月)

  小凌:

  给你写信的此刻,已经是深夜1点钟,我刚上完晚班回家,今夜整整忙了四个钟点,我真是很疲倦了。

  我拧亮台灯,坐下来给你写信,疲倦就立刻飞去了。宿舍里的人都已入睡。窗外繁星满天,明亮的月光从外射了进来。在窗内还可以看到田野里成熟的高粱、玉米、稻谷在随风摆动,好像在向我点头,在向我微笑,它们都好像要陪我给你写信似的。我是多么愉快呀,真是高兴极了。

  我相信你也会感到如此的兴奋,我有不知多少话要跟你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写到这里告一段落。

  雷正兴

  摘自《雷锋全集》

  C12-C13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雅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