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20万亩大造林树种选择的重要标准是吸尘能力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将建设北京地区彩色树种繁育基地,完善彩色树种生产应用体系,加快园林绿化植物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推广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吸尘”能力为树种选择标准
除了色彩鲜艳,“吸尘”能力也将是今年北京20万亩大造林树种选择的重要标准。树木普遍具有抑制扬尘、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是,树和树的个体差异极大。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各方面专家的建议以及此前多年的造林经验,园林绿化部门正在制订《城市森林建设工程推荐植物名录》,为今春即将开展的城市造林工程做准备。
阔叶乔木树冠大、叶面积大、滞留的尘土也多,曾经有过测算,一株阔叶乔木平均一年的滞尘量达3.16公斤。
今年的20万亩城市造林工程中,有一部分是在六环路、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两侧进行,吸尘功力强的阔叶乔木,将是绿化树种的绝对主力。
但是阔叶乔木也有缺陷,大部分阔叶乔木冬季会落叶,降尘的效果也随之降低,而冬季又是北京大气颗粒物浓度偏高的时候。这时候,一些常绿的针叶树,如松树、柏树,发挥的降尘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针叶树也会成为重要的栽种树种。
种植条件好的地方要“好看”
山区造林,土壤贫瘠,最重要的是“好活”。而今年大力推广的20万亩造林工程,将主要集中在城近郊区。城市周边造林,种植条件较好,既要“好活”,还要“好看”。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建议,城市森林营造中,丰富的森林景观必不可少,不妨多种银杏、枫树、槭树类的彩色树种,“让市民享受类似法国枫丹白露那样的森林美景。”
推行“复层种植”
在北京山区经常能看到满山满坡、清一色的松树或柏树,不但景色太单调而且降尘效果不好,且容易形成病虫害。
为营造近自然的森林,北京在造林工程中将广泛推行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种植”,即上层是大乔木,中层是小乔木和灌木,下层是地被植物的种植形式。和纯草地或者纯树林相比,这种复层种植方式,绿量更大,景观更富有层次,并且在降尘、释氧、保水等方面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 链接
北京主要乔木及绿化功能
榆树:落叶乔木,可抗二氧化硫、氯、氟等有毒气体和虫烟之害,叶面表面粗糙,滞尘能力强,叶片吸附粉尘能力可达每立方米10克以上。
侧柏:常绿乔木,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有利于对工厂厂区空气进化。
刺槐:落叶乔木,对二氧化硫、氯气、光化学烟雾等抗性较强,也有较强的吸收铅蒸气的能力。容易滞尘,叶片吸附粉尘能力可达6克-7克每立方米。
臭椿:落叶乔木,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抗性强,可作为大气污染严重地区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国槐(北京最普遍的乔木):落叶乔木,枝叶可抗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其叶还能分泌杀菌素,可杀死一定范围内的细菌,耐烟尘。
银杏:落叶大乔木,有较强耐烟尘性,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能力强。
垂柳: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氰化物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每公顷垂柳在生长季节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20公斤,在有害气体浓度大时,树叶还会发生变化,又可对环境污染起到监测作用。
■ 专家建议
地表可多种地被植物
昨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彬表示,城市绿化需要生物多样化,这样整个生态系统更稳定,如果只有单一树种的话,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惠恩认为,影响北京较多的扬尘,主要是从地面吹起的,当种植地被植物时,可以像给地面盖上一层绿被子一样,对扬尘起到防护作用。他说,草坪同样可以起到防护作用,而且地被比草坪更容易受到践踏,但是,赵惠恩表示,现在特别好的草不多,而且草坪耗水量很大,需要大量的后续人工维护,相比之下,地被植物如百里香等反青时间早,耐旱性很强,可以令园林部门实行粗放管理,不需要花很多人力和精力去浇水。
其表示,城市的植被绿化应该从长考虑,一段时间内可以对某种植物有所偏重,但不应过度强调植被的一种主要功能,而应该从生物系统综合考虑各种植被。
马路边不宜散步
专家表示,北京绿化应该见缝插针,尽可能多地增加绿化面积。
陈彬表示,抗污染效果最好的是路边的行道树,可以很快减轻路面的颗粒物污染,社区小区内也最好能够多种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李树华表示,树木可以对颗粒物形成隔离作用,隔离带越大,防护效果越好。在马路旁种树可以对汽车尾气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是其表示,树木的隔离作用会令污染物在局地小范围内积聚,不容易扩散,在马路两侧的树木多的地方,污染物的浓度反而会高,因此建议市民散步不要选择在马路旁进行,而要选择到公园中心等地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饶沛 金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