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关注

耿云志:胡适的影响至今犹在

2012年02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胡适全集》(全四十四卷、共三箱)(季羡林 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耿云志,1938年12月生,辽宁海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胡适新论》等。

  2月24日,是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胡适逝世50周年纪念日。在近代中国,胡适无论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领域,还是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均产生过巨大影响。就胡适产生影响力的具体原因,本报记者专访了社科院学部委员,胡适研究会会长耿云志先生。

  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改变中国

  新京报:胡适成名于新文化运动,你怎么看这场运动中的胡适?

  耿云志:最主要的就是,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中心课题,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而且,人们讨论也都是围绕着他提出的问题来进行展开的。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在民国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它对于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对五四以后,中国的政治发展,学术文化发展,都有开创性或者决定性的影响。而胡适是这个运动的领军人物,所以他就很容易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了解和尊重,甚至于崇拜。

  新京报:新文化运动的成就何在?

  耿云志:新文化运动一开篇就是文学革命运动。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讲的文学改良,是要改变过去古文文学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一些古文文学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小说、戏剧、诗歌等,都受过去的形式和过去旧观念的束缚,不能反映当代人的一些真实的思想感情,要来一个文学革命。胡适在美国的时候,跟他的朋友就已经辩论过这个问题,而且已经提出来了文学革命。但是,他仅仅还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国内有很多老师,他不好意思把这个调子唱得太高,就很谦逊地说“文学改良”,而且是初步的一些想法。

  但是,胡适把具有实质性的问题都提出来了。清末以来,中国已经提倡白话,是为了利于普及教育,文字简化,建立统一的国语。胡适的文章发表后,首先是受到跟这个潮流有关系的一些人,比如说钱玄同、陈独秀对此进行了回应。

  文学革命运动比较顺利就取得了胜利,到1921年,教育部就规定把小学课文逐渐都改成白话文。后来,杂志,各种出版物都逐渐采用白话文。白话代替古文,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正宗。过去,人们认为,白话就是乡野村民讲的话,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现在,它成了大家都认同的一种交流的工具。这样的话,不识字的人讲话,大家也都能听明白,也不能因为他讲的是白话就瞧不起他,把他排除在外。

  白话一通行,青年人识了若干字之后,他就能提笔写字作文成为文学正宗,成为全国各阶层人民认同的一种交流工具,文学革命运动所取得的成功,它对现代中国影响的发展,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新京报:胡适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吗?

  耿云志:还有一点,一般人不大注意。我们讲了半天新文化运动有这个内容,有那个内容,但是,中国新文化到底是怎么样去建立,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没有人系统地,高屋建瓴地提出纲领性的意见,只有胡适提出了完备的纲领,就是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到的16个字: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所以,中国一整代青年在当时都受到了胡适的影响。

  新京报:胡适在民国时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与他在每个领域都带出一帮追随的学者和学生是不是也有直接关系?

  耿云志:那当然。好像就是母以子贵,杜威到中国为什么受那么大的欢迎,就因为他有胡适这样一个大弟子,人们认为这个老师肯定也不简单了。胡适弟子傅斯年、顾颉刚等成了气候,独当一面,他们又有自己的弟子,胡适的影响力就会膨胀,地位也就越来越高,就像众星捧月。

  【胡适的贡献】

  胡适学术思想成就

  1思想:个性解放

  新京报:胡适个性解放上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耿云志: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中提出了个人主义的问题,就是每个人做人首先要承认自己有一个独立的价值,要有自由意志,要说出自己的主张,个人对自己言论,行动要负责任。

  中国传统承认家族,群体,所以古代张扬个人的思想家杨朱就一直蒙受骂名,后来严复、梁启超、胡适都对杨朱这个做了新的解释。在这些重要思想革命,道德革命,重要的核心问题上,胡适也是处于领军的地位。

  在这方面值得一说的是,胡适为普通女生李超写一个传,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没有哪一个这样有全国影响的大师和学者,为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写了一篇传记。过去写“烈女传”的,都是一些落魄文人,讨润笔费的。而胡适是为了女子解放,为了个性解放,为了中国面临的课题来写的,文章平实感人。所以,胡适对于个性解放,对于女子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

  2教育:革新体制

  新京报:在教育方面,胡适又有哪些影响?

  耿云志:胡适1917年一回来就进入大学了,他首先关注的是大学的改革,认为大学应该向着研究院的方向发展,他认为,大学应该培养有思想能力,有研究能力的一些专门人才。所以他说大学应该办研究所。北大以前没有研究所,他首先办了一个哲学研究所,起了开风气的作用。胡适对高等教育的主张,被蔡元培采纳了。可以说,往研究型大学发展,胡适是奠基人。

  在教育上,胡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胡适为中国确立了一个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又跟国际教育接轨的中国新学制。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22年在山东济南开会,胡适参加了这个会,亲自起草了新学制的方案。这个学制跟我们后来沿用了几十年的中国学制是大体相同的,没有什么变动,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一般四年,跟我们现在几乎完全一样。另外,职业学院设立一些专科,有初级职业学校,专门职业学校,相当于现在的技校和中专,让中国的教育比较稳定地往前发展。中国原来学制不完善,各地学制不一个样。所以大学里面办预科,念两年才能入专科,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教育体制。按照胡适的办法,逐渐消灭了这种预科。

  3学术:创造新典范

  新京报:那么,在学术研究方面,胡适的贡献是什么?

  耿云志:胡适为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起了开创性的作用,他建立学术的新范式或者新典范,首先就是《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年2月出版,这本书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思想,有系统利用现代的治学方法来整理中国古代哲学。所以,蔡元培高度评价他这个书的研究方法,认为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中国哲学史大纲》讲的是哲学史大纲,但是对它感兴趣的人远远不止搞哲学那些人,北大的世界史教授齐思和有一个回忆材料说,他当时在南开读中学,几乎每个人都买了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这个书的影响非常大,很短时间就加印了多次。

  尽管冯友兰等人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系统、深入方面超过了胡适,但是并没有离开胡适所创立的这个基本方式。冯友兰晚年写回忆也承认,我们还是受胡适这本书很大的影响。

  除此以外,胡适做的《红楼梦考证》《水浒传考证》,也都起了示范作用,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使红学研究进入了现代学术的范畴。《水浒传考证》启发了顾颉刚去搞古史辨,所以它起了示范作用,为中国新学术的发展打开了门径。

  在学术界,很多术有专攻的学者也很佩服胡适,陈寅恪就是其中一个。1940年,蔡元培去世,要补选中央研究院的院长,那时候陈寅恪已经有病,眼睛视力不好,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我听邓广铭转述,陈寅恪对他的朋友说,如果要选一个自然科学的领袖来当院长,那我选李四光,如果要选一个文科的学者当院长,一定要选胡适。为什么?因为胡适写《红楼梦考证》《水浒传考证》,在中国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一篇文章,很多问题都浓缩在一起,把它解释得非常清楚,别人没有这个本事,他很佩服。

  C02-C04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