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评论周刊·时事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评论周刊·时事专栏
下一篇

“海不归”并非真不愿当“海归”

2012年02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女性观察】

  2011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曾宣布将对103名公派出国逾期不归的教师解除编制。最近,有媒体说,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的人事处处长,刘光焕曾经的期望已经破灭了,并没有人在公告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回来。为什么这103名教师不愿回国,选择做了”海不归“?难道他们在海外的生活,真的是如水得水?

  我住在美国硅谷,处处都能碰到华人、听到中文。他们勤奋认真,为在异国他乡谋得一席之地拼搏。明媚的蓝天,清新的空气,高薪的工作,这一切看起来近乎完美。可是,这世界并不存在真正完美的生活。

  最大的烦心事,莫过于归与不归的艰难选择。据我观察, 相当一部分“海不归”都辗转反侧过是否回国发展。硅谷地区是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创业天堂,满大街都是踌躇满志,梦想着有朝一日超越苹果、谷歌的青年。在大公司里打两年工,就回自己家车库里鼓捣创业的大有人在。

  在这样的气氛中,不想创业才不正常。对中国人来说,创业的最佳地点当然还是自己的祖国。社会蓬勃发展、急速转型,技术管理财务法律人才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再加上人熟,地儿熟,让人想起来就觉得踏实。因此,硅谷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有很多活跃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创业第一线上。

  既然是创业,那就必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多数的创业必然以失败告终。很多“海不归”一方面对创业生活充满了渴望,日思夜想;另一方面,又对前途未卜的结果感到惶恐。

  我认识的好几位朋友都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梦想能回国大展宏图。但思前想后,又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平静祥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担心一旦失败,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如,有位博士毕业五年,10万美元年薪,60万美元房贷。儿子一岁,妻子全职在家带孩子。几个朋友邀请他回国创业,描绘的前景令他热血沸腾,夜不能寐。可愿望再美好,现实还是需要面对。一旦辞职,就意味着失去收入,还不上房贷,全家失去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东挪西凑,或许可支撑个一年半载。如果创业成功,气势如虹,这些风险只不过是前进路上的小水坑。可如果失败,小水坑就会扩大成沼泽地。经过一番纠结,他终于决定再工作几年,还完房贷,有一定积蓄后再回国创业。

  能在美国有一份高薪工作,听上去实在令人羡慕,可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华人移民,不论硕士、博士,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限制,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类工作,可替代性很强。在这个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分秒必争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落后。即使能幸运地保住饭碗,进一步的升职和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不少华人工作成绩出色,但在职业发展中,仍然会碰到无形的“玻璃天花板”。

  子女教育也是海外华人的操心事。在美国,公开的种族歧视很少见,犯法的事儿,正常人不会往枪口上撞。但事实上的不平等、乃至歧视是客观存在的。有研究显示,在满分2400分的SAT(美国大学本科招生学术能力测试)考试中,亚裔学生要比白人学生高100多分、比非裔学生高出400多分,才能进入那些顶级大学。换句话说,很多大学录取各个族裔学生的标准不同。

  这种情况,无疑会对孩子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学中文也是令家长头疼的一件事。美国长大的孩子,能自觉学中文的极少。如果家长工作忙,不能坚持带孩子去中文学校,家里也没有中文环境,孩子的中文水平必然很不理想。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一些孩子连简单的生活用语都说不利索,对中国的理解全都来自于美国电视,这着实令人遗憾。

  所以,要真想让这些“海不归”们放下担忧,选择回国做“海归”,还需要创新人才的引进方式和人才的使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传统的引进方式、短期的项目合作和项目承包等方式,让“海不归”先真正被“用”起来,等他们看到了希望,拥有了信心,不用催,他们自己就会选择做“海归”。

  靳军 旅美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