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新闻·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新闻·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改革思路看待世行“药方”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宏观大势

  全局性的结构改革必须开启,不仅需要外来智库的建议,更需要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

  2012年刚刚开始,各国政坛也陆续开始换届,这也使得全球经济能否平稳复苏再成悬念。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引人关注,不少机构给出药方,世界银行也不例外。

  近日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要达成到2030年建成高收入社会的目标,需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并进行进一步改革。不过,与报告几乎共同出炉的还有一则热门消息,那就是有一位中国独立学者大闹世界银行佐利克在北京的发布会。

  根据媒体报道,该人士宣称“世行这份报告不会对中国人民产生任何好处,只会有损于中国利益。中国绝不能重复美国的老路,绝不能搞银行私有化,华尔街银行家都是骗子和寄生虫,他们害了美国,现在又想来害中国。”

  这并非偶然,几乎是对于中国发展两种理念冲突最直接的写照:是否需要继续市场经济改革?是否需要继续接受外来尤其是西方的发展理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仅欧美经济遭受重创,而且在重塑资本主义的大旗之下,新自由主义也备受批判,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首当其冲。

  时移世往,当下欧债危机绵绵不绝,美国经济二次探底令人担忧,这使得以往的“老师”倍感尴尬,曾经的“学生”自满情绪也在滋长。在今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之上,香港特首曾荫权以亚洲金融风暴为经验告诫欧美政府有所作为,“西方世界曾经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比如说快速行动、下决心,但是西方世界现在却不能践行自己的建议。”

  伴随着形势变化,世界银行以及IMF等机构也在改进,不仅加大对于自身机构改革,大力吸纳新兴市场尤其是金砖国家的力量,而且其倡导理念也变得更为现实,对于资本开放等等问题也没有过去那么教条化。

  世界银行尚在改进,即使美国人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传统也在面临挑战,中国等经济体何尝不需要自我反思。不妨仔细阅读本次世行给出的提议,“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借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这对于当下中国来说正是值得思考的隐忧,也是在今后必须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按照世行报告预测,如果一切改革顺利进行,那么2021年时中国的经济年增长率将是5.9%,到2026年时是5%;中国在2030年时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难言平坦。中国当前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疗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诸多问题,各种利益集团的固化,使得全局性的结构改革必须开启,这不仅需要外来智库的建议,更需要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呼吁多年,却一直实施乏力,就像“狼来了”的口号,等到大家都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之际,可能“狼”就在门口。

  □费雪(财经评论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