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文化新闻·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文化新闻·重点
下一篇

《爱心树》中国版权方或起诉人教社

新经典已向人教社发律师函,人教社发公告后暂无回应

2012年03月0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小学生发现人教版教辅书涉嫌抄袭追踪报道

  本报于2012年2月22日刊出《小学生发现人教社教辅涉嫌抄袭》的报道后,《爱心树》的中国版权方——新经典文化公司对此事件进行追踪调查,认为两个文本系出自同一故事、同一原著,剽窃的意图非常明显,目前已通过律师发送律师函要求交涉,但是至记者发稿为止,未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任何答复。

  版权方:希望人教社认真对待

  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取得《爱心树》中文简体字版独家专有使用权。北京律协著作权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韵律师认为,《爱心树》作为知名作品,其内容已为公众所熟悉,其在中国大陆的专有使用权和翻译版权都在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他人未经许可进行复制、改写或者演绎,均构成侵权。

  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编李昕表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让读者特别是孩子知道一部作品的真正作者,是对作者最起码的尊重。而尊重作者的版权,不是喊喊口号的事,是需要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上去具体落实的。她希望人教社能认真地对待、并妥善处理。如果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将正式起诉人教社。

  译者傅惟慈认为,《爱心树》原文风格简洁,只要稍有些英语基础,就可以译出,不排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江江直接从英语译成中文。问题在于,江江没有在文中说明出处与原作者。人教社在编写《理想的风筝》时,《爱心树》已经出版,此书在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童书之一,其知名度已不低。也正是如此,小学生一眼就看出《树的故事》,其实就是《爱心树》。傅惟慈说:“人教社教辅编写人员,看到《社区》杂志的文章,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审核工作呢?”

  而人教社则于近日在人教网上发布了一则公告,称该文选编了作者江江的《树的故事》,该文出自《社区》杂志2002年第3期。”人教社版权办公室告诉记者,此公告发出后,人教社暂无进一步回应的计划。

  《社区》杂志:转载自别的杂志

  据了解,《社区》杂志,创办于2001年3月,其主管单位为民政部,由《乡镇论坛》杂志社主办,旨在服务居民,引导社区发展,普及社区知识,是社区建设的专业刊物,主要通过订阅发行。

  从中文维普网上查询可知,署名江江的《树的故事》,确实刊发于《社区》杂志的2002年第3期。

  记者致电《社区》杂志,其主编周立表示很惊讶,他认为《社区》杂志定位明确,与人教社素无业务往来,“不知道为什么,人教社编写教辅,竟然会从我们这样的杂志选择文章。”他对人教社发公告却不通知责任相关方的行为,表示质疑。

  周立介绍说,《树的故事》一文刊载的版面为文摘版,《社区》杂志并不是该文首发刊物,其文转自《世界妇女博览》。因时间关系,从2002年至现在,《社区》杂志的采编人员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暂时无法确认是否存在“江江”这样一位作者。

  《社区》杂志的孟姓编辑在采访中提到,十多年前,中国媒体的版权意识普遍较低,像《树的故事》这种类似“读者体”的哲思文章,当时报刊杂志转载较为随意,而此文在风格严肃的《社区》杂志,只是起调剂作用的小文章。

  文著协:人教社应遵守“先授权后使用”原则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由于版权方追究人教社的法律责任,而未针对《社区》杂志,因此,该杂志在版权方与人教社的纠纷中应该不承担法律责任。他指出,《社区》杂志不是这篇文章的著作权人,不管是人教社将这篇文章收入教辅材料,还是其他报刊转载,都跟该杂志没有法律关系,也就不需要征得该杂志的许可和支付稿费了。而人教社编写出版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教辅材料,不论选用谁的作品,只要这个作品还在版权保护期内,就应该遵守“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否则就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假设确实存在“江江”其人,那么该作者涉嫌剽窃中文译作,经过权威版权鉴定机构将两篇文章比对后,才可以做出结论。如果认定“江江”剽窃,“江江”就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责任。

  而《社区》杂志编辑提到,当时报刊比较随意刊发、转载“心灵鸡汤体”“读者体”心理励志文章,确实存在这类现象,比如不署名、随意更改文章标题、删改文章内容甚至张冠李戴、不支付稿酬,这都是不尊重作者、译者著作权的行为,报刊社的行为也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记者在调查时也发现,一些教育网站上,存在不少这样的文章,即内容为《爱心树》,署名则为某学生名字,且被当做范文推荐。

  ■ 话题延伸

  教辅侵权问题严重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向记者透露,文著协作为全国负责报刊转载和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费收转的法定机构,最近发现,教辅材料的版权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出版社独立或者与文化公司合作,竞相出版教辅图书,很多选文都存在不经作者或译者授权、不署名、随意更改文章标题、删改文章内容甚至张冠李戴、不支付稿酬等问题,侵权现象比较普遍,值得有关部门注意。

  “版权保护应该从教材教辅入手,让学生新学期拿到教科书和教辅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明白,课文没有署名,那是版权问题。”张洪波说。

  ■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公告

  关于《树的故事》选文的说明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阅读理想的风筝》,选编了作者江江的《树的故事》,该文出自《社区》杂志2002年第3期。

  2012年2月23日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朱桂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