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书评·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3:书评·关注
上一篇

路内 游离青春残酷物语

2012年03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云中人》 路内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2月

  □书评人 遆存磊

  重现校园的铁锤杀手,精神分裂的咖啡馆女招待,被碎尸的家教女生,残酷逼供嫌犯的舍友……这一切,环绕着波希米亚气质的男主角,分明是有关青春时期的残酷诉说与追索。路内在新作《云中人》里试图借助悬疑惊悚的外壳,做一次青春蹉跎与救赎的巡礼,可惜的是,他拿捏得未必准确,情节如流水般游走,不乏吸引与魅惑,却多处于炫奇与游离中,无法达至更深一层的现实里。残酷固然残酷矣,只是非针刺入骨的彻冷,多如浮游的水藻漂来荡去而已。

  《云中人》的“Where”和“Who”定位于二流或三流大学里的闲散学生,主角夏小凡,初入大学就接受了长发学姐的情爱洗礼,自此奠定了他四年生活的村上春树叙述调子。

  应该说,路内是想写出独属于自己的意味与风格的,他也的确部分地做到了这一点。有论者说,新一茬作家的作品区分度不大,不太容易分出谁是谁来。路内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他的那种幽默感与伤感杂糅的风格使其脱离湮没之途。前作《少年巴比伦》和《追随她的旅程》是两份不错的答卷,不过,《云中人》似乎并未提供给我们新的惊喜。

  《云中人》的叙述表面挺随意,其实细看,却是经过巧妙结构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标志着架构松散是其特征,阅读《云中人》也的确有这个印象,但作者对自叙传与悬疑环中环的穿插构筑,使散射状结构产生内聚力,而非松垮欲倒。这是《云中人》的好处,可惜作者止步于此,没有使好的结构配合故事的立体化,以至从起始的平面到结束的平面,于内蕴的递增做了无用之功。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好事,但不能陷入一个又一个故事里,忘却了更深一层次的东西。这使得阅读的过程成为从期待到失落的流变,轻俏的文字在此处看来并不能产生有分量的定心石。

  虽然小说的自叙式、主观视角难免使故事的人物有些碎片化,但这并不是人物形象苍白乏力的托辞。在这一方面,《云中人》比《少年巴比伦》退步不少,夏小凡不及路小路(《少年巴比伦》主人公)有个性的魅力,缘由可以推测一下:路小路的故事有更多作者自己的影子,因此拿捏起来比较自如;而夏小凡的故事,大约臆想居多。其实这也关涉到新一代作家的一个通病:不惧叙事,拙于造人。

  至于类型文学元素的介入,难解况味。《云中人》对类型文学元素的运用,更像是在一款织锦上绣了对角的一串花边,十分有装饰效果,却无涉织锦的质地。

  《云中人》有些许不足,也有若干好处,对于一个有潜力的小说家,我们希望他做得更好,于是批评多于赞扬。《云中人》的残缺,大约更多的是在“云中”了,少了一些地气的补充。于此,作者所须做的是,抛却讲述故事的炫奇冲动,莫使那一股青春的感伤情绪游离于作品内蕴的底里,方能叠加起文本的张力,达至一个更佳的所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