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地球周刊·世界观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地球周刊·世界观

英国报销门:一场监督议员的持久战

2012年03月04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近日,最新出台的英国2011/2012年度财务预算显示,英国议员的公务开支将增加4670万英镑。据此前的报道,新增加的公务员补贴甚至连补衣服的钱都可以报销。对此一些分析人士不禁担忧,3年前几乎毁掉英国政坛的“报销门”又回来了,在那场风暴中,议员们用纳税人的钱报销各种花销,最终27人因此辞职,373人被勒令退还报销资金。

  议员年开支1.64亿英镑

  据最新年度财政预算显示,在2012年英国国会议员的薪水和报销开支,一共将花费英国纳税人1.64亿英镑。这一数字之所以让媒体担忧,是因为在上一个财政年度期间(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650名国会议员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总计花费1.18亿英镑,这其中还包括发给那些退休议员的“告别退休金”,每人约6.4万英镑。

  即便在“报销门”发生的2008年和2009年,议员总开支分别为9560万英镑和9070万英镑。据悉,议员开支监督机构独立议会标准局发言人表示,英国财政部已经通过了2011/2012财政年度所增加的预算。

  就在2010年5月上任之初,卡梅伦首相曾经承诺要将议员薪水削减5%,并将冻结部分工资直到2015年。但是现在看来,这一豪言在新预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英国纳税人联盟官员约翰·奥康内尔表示,“我们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普通家庭都在节减开支,议员们也必须这样做。”

  对于民众而言,政客许诺付诸流水不足为怪,但最让他们不满的是,政府以经济危机为由削减民众福利,但却为议员花销大把撒钱。为削减财政赤字,卡梅伦首相自上任以来,便在英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节俭运动,号召民众共克时艰,渡过难关。就在去年中旬,政府甚至向教育领域开刀,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学费,这引发全英境内学生群体一波接一波的抗议。

  对此奥康内尔认为单方面缩减开支根本无助于缓解债务压力,“卡梅伦首相承诺削减政治开支,议员们的账单不失控至关重要,因为,一旦议员们乱花钱,将给纳税人平添更大压力。”

  “向政府伸手”禁不绝

  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如此庞大的议员开支,不禁让媒体质问,议员们究竟要让政府为他们支付什么花销?这令人不禁回想起3年前席卷英国政坛的“报销门”丑闻。

  在那场风暴中,议员们用纳税人的钱报销各种花费,大到房屋装修,购买豪华家具,小到狗粮、尿布,都算到政府账单里。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报销门已时过境迁,而且政府也成立第三方机构监督议员报销账目,但议员们“向政府伸手”的文化却未被禁绝。

  据悉,议员报销的账单数目之所以陡然飙升,是因为去年,议员们集体投诉改革后的议会过于“官僚主义”和缺乏“家庭”关怀。为此,政府通过了一项规定,同意放宽议员们在旅游、酒店住宿和工作人员开支方面的报销。

  在这个新政策下,31名上下班距离远的议员可以报销一定的酒店住宿和租赁费用,而那些孩子年龄超过18岁的议员则可以额外申请旅游费用。例如,家住伦敦附近卫星城的议员,可以申请领取伦敦租房津贴,这意味着,他们每年可以申请高达2万英镑的租赁资金。而有孩子的议员,则可以要求政府在旅游和居住问题上予以优待。

  此外,新规定也提高了议员们的员工安置费用,从原来的10.9万英镑提高到11.5万英镑。目前,独立议会标准局已经要求政府额外拨款,来填补这一开支“窟窿”。但奥康内尔认为,“议员们是国家公仆,他们如果花销超支了,就应该冻结自己的薪水,而不应该要求国家为他们弥补差额。”

  (颜颖颛)

  震动英国政坛的报销门

  “报销门”丑闻爆发于2009年,它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几乎毁掉英国政坛信誉度。这场事件最终以议员道歉、议员退休、议员辞职和议员入狱等四种方式收场。

  包括首相卡梅伦高级顾问安德鲁·麦凯在内的众多资深政要先后下台。时任下议院议长的迈克尔·马丁更成为300年来首位被迫辞职的下院议长。甚至连前首相布莱尔也涉嫌利用制度漏洞牟利,他被曝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房贷。

  另外,涉案的373名议员被勒令退还112万英镑报销资金。事件对于英国政客的形象,以及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持久的伤害,即便在3年后的今天,依然能令政坛闻之色变。

  在这场风暴后,英国政府为了重树公信力,监督议员花费,成立了第三方机构独立议会标准局。该机构目前负责管理英国国会议员的花费和薪水,在机构网站上,民众可以通过查询系统,知晓每一个议员的花费,从差旅费到手机费,事无巨细。

  (颜颖颛)

  ■ 分析

  舆论监督遏制报销门

  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以“报销门事件将重返英国政坛”一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文中以数字为据,指出过去每年一个财政纳税人要支付1.6万英镑,用于议员的薪水和报销费用。这是继“报销门”事件后,政府在议员开支上又一次创历史新高。

  2009年的“报销门”事件暴露了英国政治的腐败死角,不少政治名人纷纷落马,其中牵扯到的最高级别官员为前女内政部长史密斯。此次媒体曝光,再次引发了英国人对于“报销门”事件回潮的担心和焦虑。

  但此次事件受关注一定程度上却是因为当前的经济环境。目前,英国失业人数已达300万,这种背景下,享受惯高福利的民众自然会对于政府公务人员的高额花费表示强烈不满。

  如果因2009年的“报销门”事件,而彻底否定英国制衡机制的观点是极为片面的。相反,正是由于英国相对成熟的制度保证了“报销门”事件中没有出现数额极为庞大的单笔开支,并且事后大批官员接受了相应的惩罚,同时也促使了布朗政府的下台。

  英国是一个“议会主权”的国家,下议院议员通过“简单多数”选举规则产生,自觉接受选民监督、司法监督、媒体监督。总体上来讲,英国的制衡机制是相对完善的,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官员贪腐。

  除了政府内部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媒体独立监督机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证公权能够置于民众视线下,最大限度地监督公权使用者。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平衡好媒体规制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平衡不好将会失去媒体存在的意义。2010年英国出现“默多克新闻集团泄密事件”,其中暴露了媒体与政客的勾结和拉帮结派现象。

  然而,正是由于英国媒体市场的多样化,即便一些媒体与个别政客勾结,仍有其他媒体监督政府公务人员使用纳税人钱财。因此,真正保障新闻舆论监督,就能为最大程度减少腐败提供保障,威慑滥用公权者。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讲师 宋雄伟博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