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1:特别报道
上一篇

“账本”上记录着恩情

2012年03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3月2日,王晓宇展示记满好心人帮助的“账本”。
本报记者 张永生 摄

  王晓宇

  28岁,河南开封乡村医生。9岁被拐卖自救脱险,受好心人帮助读完小学、中学、大学。

  28岁的王晓宇翻开日记本,泛黄的纸上各色笔迹写的“收物记录”,密密麻麻。

  2003年10月,伯伯寄200元。

  12月,妈妈邮寄包裹,内有秋衣、鞋子、糖果,信里还夹有60元钱。

  2004年1月,叔叔寄200元。

  大学期间,共收到18510元支援。

  “人都有心软的时候,可你见过几个一直坚持心软的人?”王晓宇抚摸着纸上的字,有些难为情。

  9岁前,记录中的“妈妈”、“伯伯”和“叔叔”,王晓宇都不认识。

  9岁后,靠着这些异姓亲人帮助,王晓宇读完小学、中学、大学。

  “感情不能用钱衡量,但等经济宽裕,我一定要还上。”她说。

  遇到“坚持的”好心人

  1993年,河南安阳新野县,9岁的王晓宇和弟弟、妈妈一起,被拐卖到山东。

  聪明勇敢的王晓宇自救成功,一家三口被公安救出。媒体报道后,一两个月内,十几位好心人纷纷寄钱寄物。

  “家还是那个家,穷。”事情平息,好心人的救助渐少,“北京的郭妈妈、绍兴的梅伯伯等人一直没间断帮我们。”

  逢年过节,王晓宇第一个电话会打到北京或绍兴。

  她习惯称呼北京的郭明珠为“俺妈妈”,绍兴的梅雪芳为“俺伯伯”。

  “靠他们,我才读完小学和中学。”2003年,王晓宇考上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第一年学费5000多元,她带着家里准备的1000多元去了学校,“不想再麻烦这些好心人。”

  及时帮助从不“拖欠”

  王晓宇说,本想贷款和打工交学费,但她发现大学的花销远比在家乡时的花销大。

  就像王晓宇形容的那样,“妈妈”和“伯伯”考虑得“比亲生父母都仔细”。

  从上大学开始,来自北京和绍兴、上海的汇款都开始增加。“收物记录”显示,好心人的支援似乎比发工资都及时,从不“拖欠”。

  大学三年,经梅雪芳和郭明珠本人和他们募捐来的钱共计1万多元,“大学也是他们供出来的。”

  2005年,上大三的王晓宇,按学校安排去深圳实习。由于实习还要给医院交钱,她选择到一家保健品药厂打工,承诺每月800元工资,拖了两个月都没发下来。

  “那会儿卡里没有一分钱,手里没有一分钱,真想哭。”王晓宇说,此时郭明珠打来电话,“我说不要郭妈妈再给我寄钱,她还是给我寄了200元。”

  还完欠债攒钱报恩

  如今,已经成家的王晓宇,和丈夫在河南开封县李店村开了一家诊所。

  “这两口子手艺好,人也好。他家的药价不高。”3月2日,李店村村民这样评价王晓宇的诊所。

  为开这个诊所,王晓宇和丈夫举债四五万元,这还不包括家境贫困的丈夫求学的欠款。

  王晓宇说,自己恋爱时,郭明珠和梅雪芳都告诉过她择偶标准,“人品要好”,另叮嘱她“财富是人的双手创造的”。

  诊所开起来不到3年,虽然每天来看病的村民“能买10块钱药的都很少”,但王晓宇和丈夫凭着双手赚了十来万元,“外债还有5000来块就还完了”。

  王晓宇说,她总有个想法,等不欠债了,攒下钱,把这些年好心人给她的钱都还回去,“日记本上都记着呢”。

  2003年12月7日,又收到了北京的妈妈给我寄的衣服。我非常难受,因为给我买的新衣服花了很多钱,而且还寄来了糖果、鞋子和钱,还给我妈妈买了瓶药,我真没有想到,北京的妈妈想着我,还想着我的亲生妈妈和弟弟,写的信还教育着我的弟弟,我可真为有这样一位好妈妈而骄傲。

  ——王晓宇的日记节选

  十几年来,她(郭明珠)一直默默无闻地资助和关爱着跟她毫无血缘关系的一个贫困人家,她不图名不图利,默默奉献爱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

  ——王晓宇评价郭明珠

  本报记者 张永生 河南开封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