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健康公社·母婴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健康公社·母婴

孕期及新生儿可筛查4种罕见病

2012年03月0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一名“瓷娃娃”在学习工作技能。目前,我国对罕见病的常规筛查,只限于唐氏、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先天性耳聋。本报记者 吴江 摄

  今年2月29日是世界罕见病日。目前,很多罕见病患者面临着漏诊误诊、药物匮乏等局面,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专家表示,有50%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或儿童时期即发病,表现为不好喂养、呕吐、腹泻、惊厥、发育不良、不长个儿等症状,这些症状极容易和新生儿感染、败血病、缺钙、普通肠胃不适等常见病相混淆。如何尽早知道孩子是否得了罕见病?如何于母亲怀孕时期筛查罕见病?成为妈妈们关心的问题。

  目前仅4种罕见病得到常规筛查

  “我1岁多开始骨折,但直到10岁才在美国确诊是成骨不全症患者,之前都是以佝偻病、缺钙等诊断的,由于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我现在只能保护好自己不要骨折。”王奕鸥,1982年生的漂亮女孩,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创始人,本身也是一名瓷娃娃患者。她说,自己还是在大城市里就医的,那些地方基层医院大夫更没有能力联想到罕见病的可能性。错误的诊断导致错误的治疗,从补钙到补生长激素,会让患儿的健康状况比之前更差。

  “罕见病主要是遗传代谢病,目前我国对小儿遗传代谢病的指定筛查,一种是孕期对孕妇的唐氏筛查,还有一种是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的足跟血采集,用来筛查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两种罕见病。”中华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导魏珉教授说,现在还增加了对先天性耳聋的筛查。

  生化检查对罕见病意义有限

  能否通过新生儿体检将防治罕见病的防线尽可能的往前移?“如果是在北京市,跟着常规的新生儿体检来做即可。”魏珉说,不是每个新生儿都要查血友病的,要有针对性,一般是患儿有了发病症状才做筛查。“作为大夫,一定要询问家族病史,是否有特殊疾病,比如第一个孩子得了黄疸,30多岁就高血脂了,这些家族病史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我个人认为,儿童除了一般的血尿常规检查外,在入托或上小学前阶段性地做腹部B超检查,看是否肾脏上有多囊肾、看心脏等,既节约成本,又非常重要,如果在7岁已经做过肝脾、双肾检查,下次检查可以到15岁左右,如果以后得了诸如肾炎等疾病,大夫就可以得知它是否是急性的,还是从小就带来的。”魏珉说。

  “我认为血尿筛查等生化全项检查项目在罕见病筛查的意义很有限,比如高尿酸症状没有特异性,有多种可能造成,转氨酶高有可能是得了肝炎或其它疾病。”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负责人顾卫红说。

  美国通过足跟血可检测30-40种罕见病

  目前美国已经有通过足跟血采集检测30-40种罕见病的技术,魏珉说可以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做筛查,收费860元。“作为大夫来说,不强烈推荐,采取自愿原则,如果经济条件好,又想放心一点,可以去做检测。”

  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罕见病都可以从“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上获得积极意义。“一方面,很高成本的筛查如果做得过多,会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筛查只是发掘潜在患者,大部分的罕见病是不能治的,或者无药可治,或者有药但是进口药还未引进,或者价格昂贵。很多病人家属听说不能治,扭头就走。”魏珉说。

  (下转D0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