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太阳宫桥-安贞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6: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太阳宫桥-安贞桥

亦有分割,亦有凝聚 半是朝气,半是安详

2012年03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恰逢农历龙年,行人看着安贞桥桥体上巨幅的龙形涂鸦,一辆轿车从旁边呼啸而过。
透过和平东桥与和平西桥相连的三环路高架桥桥洞看北京化工大学正门和院内挥手的毛主席雕像。
小黄庄路西口的一栋老旧居民楼。
和平西桥西南角,三环辅路边小店里的模特静静看着桥上飞驰而过的汽车。
作为新建的写字楼群,安贞桥边的环球贸易中心为这一带增添了一些现代气息。
北三环南侧小黄庄路边打牌、下棋的老人。

  和平东桥南是1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据《北京志·公共交通志》记载,13路于1954年12月开通,由西城三里河经月坛、阜成门、平安里、张自忠路、雍和宫至和平里。1955年还曾由和平里延伸至当时的化工部,后又缩回。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西城三里河逐渐发展为国家部委机关的聚集地,如今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都还在这一带。而和平里过去也是国家部委机关的聚集区,现在还有国家林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13路公交车乘务员刘凤琴推测,解放初期13路贯穿北京老城,从西城三里河连接至和平里,可能就是为了方便这些部委之间的联系,“当年属城外荒凉地区的和平里如今也成了‘老城区’,社区里的老人很多,每天早晨4点多的头班车都会载着不少老人到北海。”

  从北京东北郊野到闹市区大街坊

  解放后,和平里一带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是由于一批中央、市、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陆续迁入。城市微观地理学者王彬分析,相关单位之所以选址这里,是由于距城里较近,而这一带解放前多为农田,征地也比较容易,还可以在办公楼附近建设住宅区。

  今年65岁的和平里三区居民李学文回忆,和平里一带曾是15个部委的驻地,包括原劳动部、二机部、林业部、化工部、煤炭部、水电部、地质部、冶金部等;这一带的住宅区,大都是为这些部委修建的,这里也是解放后北京开发最早、建筑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之一。李学文记得一些部委如化工部、林业部的大院都是不让外人进的,大院里有时放露天电影,想看的话,还需要找认识的人带进去;而有些则是多个部委工作人员杂居的小区。

  和平里一带的住房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多为四到六层的板楼。今年60岁的张洁从小在和平里四区长大,上世纪90年代中央机关危房改造时,她们家从居住的二层小楼里搬了出来,后来又回迁到这里。至今她都对住过的那栋二层小楼非常怀念:“那栋楼是1953年由苏联专家设计建造的,层高3米,很宽敞,住着非常舒服,在当时可算北京最好的房子了。后来我们搬回到现在住的单元房,又矮又窄,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也很小,住在一层冬天经常见不到阳光。”实际上,在附近,类似的二层小楼已基本荡然无存。

  而让住在小黄庄路的曹大爷感到头疼的则是:“老小区中没有规划足够的停车位,如今许多私家车停在路边,让本不宽阔的马路在车流量大时变得拥挤不堪。”

  著名建筑师费麟在《说北京的住宅小区》中曾提到,原来处在北京城东北郊的和平里小区,现在变成了闹市区中的大街坊。原本规划小区通行用的封闭道路,现在变成了城市支路。费麟认为,这一变化是必然的。作为大城市,不能只建快速路、立交桥和主干路,而北京原来规划的支路路网密度大大低于规范指标,堵车也就成为必然。如果支路路网密了,支路之间就形成街坊,这时就不能用住宅小区的概念来规划了,住宅建设要有机纳入城市的交通网络之中。

  在院校聚集区淡出的“东方大学城”

  公交集团客一分公司第13车队行政队长汪立华觉得,和平里这一片的居民大多来自附近部委及科研单位,文化人多,素质较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们比较“事儿”:“很多人在北京坐车觉得能挤上车就不错了,他们却时常投诉,甚至车上哪个地方不干净了,都会给我打电话。”而与和平里隔三环路相望,则生活着另一群在汪立华眼中“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大学生。

  北三环路太阳宫桥至和平西桥以北可算一个大学聚集区,三环路边上就坐落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稍远处还有北京服装学院和对外经贸大学。这些院校大多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一踏入校园,仿佛就与喧闹的三环路划清了界限。

  199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与同处北京城东北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中国金融学院(1987年成立,2000年并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五所高校实行联合办学。1994年4月,当时的副总理李岚清来五校视察时指出,五校联合办学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并为五校联合命名为“北京东方大学城”。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位张姓教师介绍,最初五校联合办学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同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比如学生可以互相选修课程,学校之间共建网络。中医药大学还与对外经贸大学合办了中医外语专业等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后来,不知为何“东方大学城”这个概念逐渐淡去,现在校际之间的合作好像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毕竟所谓的大学城并不存在一个实体”。的确,当被问及“北京东方大学城”时,这些院校的学生大多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表示知道的人大多也以为是曾引起热议的那个位于廊坊的“东方大学城”。

  “与海淀区学院路一带相比,这边还没有那种学院群聚的氛围。”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一位研究生表示,他偶尔会到服装学院的室内篮球场去打球,只是因为化工大学内没有篮球馆。

  东城伸向朝阳的一条“瓜果把儿”

  北三环路化工大学以西至安贞桥段北侧是一片称为“胜古庄”的居民区。据附近老人讲,这里过去叫皇姑坟,都是农田、荒地,解放后才建了住宅区,多数是平房,现在的楼房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建的,有部委住宅区,也有化工大学的家属楼。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阳宫桥至安贞桥一带,还存在着东城和朝阳两区复杂的分界线。《东城区志》显示,笼统来说,这一带青年沟路以北、安定路一线以东,胜古中路、小黄庄北街一线以西,都属于东城区,这使得东城区图的这一部分看起来犹如伸入朝阳区的一条瓜果把儿。

  有网友曾说,东城区和朝阳区的界限平常不知道,但冬天一下大雪就能看出来,东城一定在凌晨就把路面积雪打扫得很干净,而朝阳管辖区则原封不动。家住小黄庄东路的曹大爷属于朝阳区,他认为没有网友说得那么夸张,除了孩子上学划片,这种界限一般是感觉不出来的。但有天晚上,曹大爷在楼上看到这段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朝阳区的交警来了,看了看情况,说这事归东城区交警管;过了一会儿,东城区的交警来了,说应归朝阳区管。那辆车在路上停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才开走。“后来,我听说交警看出那辆车挂着附近某部委的车牌。”

  ■ 北京经纬

  低调、随和的市井商业

  ■ 民间记忆

  13路公交车是“老人专列”

  ●李学云,13路公交车司机

  我从1981年开始当13路公交车司机。这些年沿线的人多了,道宽了,车多了,红绿灯多了,交通也更拥堵了。

  13路可以说是“老人专列”,每天从“和平东桥南”始发站上来的老人就有很多。一是因为13路沿线经过雍和宫、北海、广济寺、玉渊潭等老人常去的地方;二是因为13路是老红旗线路,服务态度好。我们的车没空调,门口台阶也高,但很多沿线老人宁愿等我们的车,也不坐其他车。做这趟线的司机很辛苦,老人多,时刻要注意,开车要慢。更让人挠头的是,这趟车总共就18个座,很多时候回和平里时,到北海车上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也不够上来的老人坐。如今又快到了樱花开放的时候,到玉渊潭看樱花的人该多起来了。

  ■ 区域寻脉

  和平里北街曾是元大都通衢

  ●王彬,城市微观地理学者

  和平里地区有些道路和地区就带有解放后部委及企事业单位开发建设的痕迹,比如兴化路就因原来路西建有化工部及化工部宿舍而命名为“兴化”。如今化工部已撤,原部址改为国家煤炭局,但化工部宿舍仍在,其周围称作兴化东里。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里北街以前就是元代的光熙门内大街,它与元大都西侧的肃清门内大街相通,是元大都北部的通衢,元代时与现在的安定门外大街和德胜门外大街交叉。光熙门现在还留有名字,肃清门的名字则早已荡然无存了。明代对大都进行改建,将北部城墙南移至现在的二环路,于是光熙门内大街就成了城外郊区,衍化为乡村土路,直到1953年才铺设沥青,修成马路,因位于和平里以北,时称“和平北路”,1965年改称“和平里北街”。

  ■ 区域规划

  老旧小区拥堵问题比较棘手

  ●柯焕章,城市规划专家,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上世纪50年代,北京楼房的层高大都是2.9米、3米。上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有次视察前三门住宅区,发现那里的楼房面积有点小,两居室才52平方米。他提议楼房的层高可以降低点,然后把面积增大点。于是后来楼房的层高就变成2.7米,两居室的面积增加到54平方米。总体来说,过去三四层的居民楼与人的高度更接近,整体环境给人感觉会更加温馨。现在建高层住宅楼对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是迫于居民人数的增加,不得已而为之。

  解放后一直到90年代,各个住宅小区都没有考虑过停车位的要求,小区及周边马路的宽度在当时是比较合适的,但如今这些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以及拥堵问题就比较难解决了。占小区绿地修建停车位以及占道停车等,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比较好的做法诸如地下开发等做起来又非常困难。所以这个问题比较棘手。但总的来说,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考虑,背景不一样,不能单纯说过去的小区建设没有考虑过城市交通问题。现在老旧小区的有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晰,这也为我们今后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增加前瞻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北三环太阳宫桥至安贞桥一线,呼啸的车流与耸立的高架桥,给人以压迫感。然而一旦深入到环线两边的区域,这种压迫感顿消:北面是一些高校,安静而有朝气;南面是大片楼层低矮的住宅区,很多老人在街边散步或坐着晒太阳、聊天,亲切而安详。不时会看到有老人戴着红袖章站在街旁,有人打听个路或问些有关小区的情况,他们都会很热情地回答。

  李学文老人回忆,他刚到和平里这块住时,这里大概有60万居民,但附近只有一个银行、一个粮店和一个副食店,买东西很不方便。到了1954年,在和平里中街西侧建了和平里百货商店(现在成了天元和平商业大厦),后来和平里中街、北街、西街、东街,又陆续开设了一些副食店、粮店、杂货店、饭馆等,居民的生活才逐渐方便起来。

  直到现在,和平里附近仍然没有大型的购物商场,除了一些小店外,这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去美廉美、京客隆等生活超市,有些年轻人要想逛逛街可以去安贞华联。独特的环境氛围造就了这里市井化的商业气氛:低调、亲切、随和。但张洁大妈认为这里还缺一个综合性的大菜市场:“东边朝阳菜市场就很好,有时我买东西还得去那边。”

  下期预告

  敬请关注下周四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安华桥-马甸桥。

  电话:010-67106743 

  Email:xjbbjdl@163.com。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