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表示,不跟群众工作、生活,不能算基层代表
|
决定草案对下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提出降低党政领导干部在代表中的比例?本报记者近日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他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20多年,参与了多次选举法的修改工作。
地方代表名额不会大增大减
新京报:实施城乡同比例原则后会带来什么变化?
陈斯喜:各省区市全国人大代表名额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的会增加,有的会减少。总体来讲,农业人口较多的省区代表名额可能会增加,非农业人口较多的省市代表名额会减少。
新京报:地区平等原则是第一次引入选举法,有什么考虑?
陈斯喜:地区平等是人人平等原则的补充。各省区市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有它独特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代表名额分配上不应该只考虑人口这一个因素。此外,像北京、上海这些直辖市,人口不算很多,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各方面代表人物比较多,代表名额不能太少,否则广泛代表性就会受影响。
新京报:这对代表名额分配会有什么影响?
陈斯喜:地区平等原则下,每一个省区市都有一个相同的代表基数,不管是人口多的还是人口少的,基数都是一样的,都是8名。有一个相同基数后,各地之间因为城乡同比例而产生的名额增加或者减少的幅度会有所改变,增加的也不会增加太多,减少也不会减少太多,这样能更加全面地体现平等。
名额分配后5年内不会变化
新京报:今年六月份常委会将会就具体名额作出分配,今后还会不会有调整?
陈斯喜:代表名额确定后,在一届内不会变动。每一届都有一次代表名额分配,到下一次换届时,根据新的人口变化情况再考虑是否调整。
新京报:但1997年那一次分配后,为何名额一直没有变化?
陈斯喜:因为人口没有大的变化。上几次换届也研究这个问题,十届、十一届都研究过,发现人口没有大的变化,所以原则上维持不变。但如果人口发生大的改变,比如像海南建省、重庆设市,广东、四川人口相应减少,这种大的人口变化,代表名额就要重新计算、分配。
新京报:除了人口,还有哪些因素是名额分配要考虑的,性别、民族?
陈斯喜:性别不是代表名额分配的考虑因素,代表名额主要是考虑人口,但民族是代表名额分配的重要考虑因素。为了体现民族平等,选举法对聚居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作了专门规定,代表名额分配必须符合选举法的这些规定。但各地的民族构成状况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代表名额也不会有较大变化。
领导干部占代表比例太高
新京报:草案对代表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降低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增加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斯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有各个方面的代表,但现在的情况是,领导干部的代表比例和企业领导的代表比例偏高,特别是领导干部占代表的比例太高,来自农村、企业一线的基层代表太少,使代表性受影响,有的说人代会变成“干部会”了。
从十届人大以后就一直强调要多选一些工人、农民做基层代表。所谓基层代表的概念就是,在农村是村委会以下,在城市是社区居委会和企业车间以下的这些人员,他们才真正是基层的代表。过去有一种情况,说要增加基层代表,就把乡镇长甚至市县管农业的领导都算作农民代表,把在企业工作过的领导,算成工人代表,这就失真了。
所以强调基层,就是要真正跟基层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工作、生活在一起的,你已经不跟基层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了,就不能算基层。
新京报:但也有人说,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的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强,代表的广泛性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是不是有矛盾?
陈斯喜:两方面同等重要,当然要有履职能力,同时也要有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是通过广泛的代表性使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这跟西方国家不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代表的广泛性把各种意见汇集过来,不同意见相互交锋,最后作出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决定。
如果只要代表性不考虑履职能力,汇集民意这个目的肯定达不到;但如果只考虑履职能力,不考虑代表性,这个目的也同样达不到。
语录
所谓基层代表的概念就是,在农村是村委会以下,在城市是社区居委会和企业车间以下的这些人员,他们才真正是基层的代表。把乡镇长甚至市县管农业的领导都算作农民代表,把在企业工作过的领导,算成工人代表,这就失真了。本报记者 杨华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