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评论周刊·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评论周刊·访谈

改革动力来自进一步解放思想

2012年03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关键词】改革动力

  在改革初期,来自民众的极大热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之后,政府主导了改革的进程,改革也因此成为国家行为。而今,改革在事实上出现了胶着状态,那么,改革的动力弱化了吗?新阶段改革的动力又在哪里?

  迟福林 建议成立中央“改革协调小组”

  【没有具体的措施,就很难让公众看到希望;而看不到希望的改革,自然不会有动力。】

  当公众看到改革能带来利益的时候,改革自然就有了动力。如果改革仅仅停留于口号,没有具体的措施,就很难让公众看到希望;而看不到希望的改革,自然不会有动力。

  所以,顶层设计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但是,应当看到,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需要中央层面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机构来具体落实。

  第一,建议建立由中央主要领导直接牵头的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决策,协调重大改革。

  第二,建议在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设立精干的改革协调机构,以加强改革的规划、协调和指导。

  第三,建议在改革协调机构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组建完整的专家咨询网络体系,为改革决策提供独立、客观、专业的政策建议。

  袁绪程 倒逼机制帮助寻找改革动力

  【改革是充满风险的,但若与不改革相比,不改革的风险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

  改革的动力成因很多,并不是很清晰。那么,动力来自哪里呢?

  一是来自利益追求。这个利益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是公共利益,通过改革带来新的利益,一旦绝大多数人有利益,改革自然就有动力了。如果只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的利益受损,改革自然进行不下去。如果有的人利益受损,就要想办法弥补。

  二是来自理想主义。比如执政者出于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考虑。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理想主义带来的长期利益实际上大于短期利益之和。

  因此,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是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现实中的改革往往是倒逼出来的。而倒逼出来的总是有副作用的。

  最有利的做法是主动改革,由政府主动地、自上而下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基调就是将短期的改良策略和长效的体制改革策略结合起来,在治本的基础上治标,在治标的过程中推进治本。在矛盾没有激化之前事先改革消除隐患,在问题爆发之后,因势利导,顺势推动改革。

  当然,改革是充满风险的,但若与不改革相比,不改革的风险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就像人民日报评论所说,“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郑永年 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引导社会动力

  【社会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承上启下,不推行社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无法保障,并且还会损伤到市场经济。】

  中国的改革动力还是很多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改革的动力。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讨论的“重庆模式”、“广东模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认可不认可,作为地方这种改革的动力不能忽视。但是,这种动力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太大了。比如,以前深圳曾计划推行人大代表工作室,结果不知什么原因就无法做下去了。

  改革就是两点,一个是往哪走,就是方向问题;一个是怎么走,就是行动问题。现在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行动上就要服从这个方向。现实却是,有一些行为是违背这个方向的。比如说,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要抓大放小;要调控这种经济格局,那么就要由银行体系的改革,来服务于民营经济。

  之前提出的“小康社会”、“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方向都是好的,关键是怎么走,而这决定了改革的动力和阻力。以前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引导社会动力,现在则需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来引导社会动力。

  因为社会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承上启下,不推行社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无法保障,并且还会损伤到市场经济,现在经济领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就是征兆。

  党国英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最大的动力

  【没有交流,就会有陌生感;有了陌生感,慢慢就敌对。没有听证会,至少要有对话。】

  动力就个词本身不好定,最好说是启动。如今,真该认真想想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了。

  比如,过去,对土地,要靠武力夺回来;现在,有的地方政府下一个通知就征用了。显然,这是很不合适的,这就需要从“革命”的观念,转向“共和”的观念。

  另外要注意利益分配应遵循的原则,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要保持,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权力要做微调,凡是妨碍自由的,都要清理;凡是推动自由的,都要支持。

  改革的另一个动力,或者说突破,就是产权改革。

  至于改革的顶层设计,那就是要统盘考虑,恢复“改革委”,解决反垄断、放权、土地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政策再做微调。这其实是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就是农地改革。人家愿意通过市场的手段交易农地,只要符合规划,就都应该可以。

  在这个时候,公众、媒体的作用就会非常大,他们能做什么?那就是推动和政府之间的对话。我有时候在媒体上写写文章,有时候参加一些部委的会,感觉咱们的对话很不够。像各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会议,但人家会有很多听证会。咱们没有听证会,至少要有对话。在这方面,必须要解放思想。

  至于对话的设计,比如恢复改革委员会,设立咨询机构,深入民间。总之一句话,一定要交流。社会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没有交流,就会有陌生感;有了陌生感,慢慢就敌对。政府首先要放下身段,要深入民间,要交流,不能走马观花。

  周超 正视现实问题就有改革动力

  【社会建设应着力构建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既分化和又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才会有改革的动力。

  还以广东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社会转型快,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任务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早发多发;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结构不尽合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重管理轻服务以及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这样,就必须从国家、市场和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分析和把握广东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和使命。1949年-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近30年,只有“主义”,没有了“社会”和“市场”;1978年-2007年,改革开放30年,市场、社会开始从国家单元体系中逐步分化出来,但在以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又把“经济政策”外推和应用到社会领域,结果是“只有经济政策而缺乏有效的社会政策”;2007年至今,践行“构建和谐社会”。下一步,社会建设应着力构建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既分化和又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以“社会”为例。社会主体需要更多元化地发展,需要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加快社会领域的立法;深化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目标导向是朝NGO和NPO转型;培育和壮大民间社会组织、群众团体。

  为此,政府要真正承担起社会建设最基本的职责:一是规则制定,作规则制定者,即社会建设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定者;二是规则维护,作“裁判员”,即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三是政策引导,作“教练员”,即社会建设方向和价值的引导者,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而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作小政府,从全能政府向限政府转变;作决策型政府,从划桨向掌舵转变;作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法治政府,即自我限权的政府,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