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观察
当“三好学生”的评选失去了公平公正后,就失去了其评选的初衷。倘“三好学生”仅作为衡量学生思想品德的参考依据而没有加分的特权,这项荣誉就真正能起到鼓励、鞭策学生的作用。
□胡新华,自由撰稿人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发起提案,建议中小学停止评选“三好学生”。提案中列出四大原因:一是少年阶段,人为分出优劣,不利学生成长;二是家长学生纷纷送礼,滋生教育腐败;三是小小年纪,学会种种不正当竞争,侵蚀儿童心灵;四是经社会调查,多数老师家长反对。
什么是“三好学生”呢?曾经的“三好学生”是指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常教育学生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思想不健康是危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好学生”又有了新的含义和标准,即:在家做好孩子(勤俭+孝敬),在校做好学生(合格+特长),在社会做好公民(公德+责任)。从这种评价的标准来看,“三好学生”是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的,是可以做学生楷模的,是得鼓励和提倡的。可为何,政协委员还会历数评选“三好学生”的几大“罪状”呢?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三好学生”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当今“三好学生”的评选,的确有诸多问题的发生,比如说不正当的竞争,比如说家长千方百计拉关系甚至“贿选”等。其实,这是有其根源的。最为关键的,还莫过于“三好学生”被赋予了加分、保送的特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三好学生”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正因为如此,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上学而不择手段在评选“三好学生”上下工夫,使得“三好学生”的评选充满了铜臭味儿。
当“三好学生”的评选失去了公平公正后,就失去了其评选的初衷。说到底,这还是教育制度存在问题。倘“三好学生”仅作为衡量学生思想品德的参考依据而没有加分的特权,也不至于让人打“三好学生”的歪主意,那“三好学生”这项荣誉,就真正能起到鼓励、鞭策学生的作用。
■ 征稿启事
人才公社新增版面“才议”,将围绕教育领域及职场人士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在约请教育及职场专家写稿的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发表不同观点和声音。稿件刊登即付稿费。
投稿邮箱:xjbstudy@163.com 互动微博:新浪微博·新京报教育周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