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首提“关注网上舆情,回应社会关切”
|
完善接受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特邀咨询员、特约监督员的作用,注重听取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更加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更加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舆论和司法的关系一直是公众和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昨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五年来首次出现了“关注网上舆情,回应社会关切”的说法。
去年判处罪犯105万人
王胜俊在报告中称,去年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4万件,判处罪犯105.1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7%和4.4%。其中,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7万件,判处罪犯2.9万人。各级法院去年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3.6万件,同比上升5.1%。
审结国家赔偿案2035件
报告称,认真研究国家赔偿法修改实施后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出台司法解释,去年各级法院共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035件,决定赔偿金额5019万元。
关注网上舆情回应关切
王胜俊从五个方面报告了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工作的主要安排:一要着力发挥审判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二要着力深化司法改革,努力让改革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三要着力加大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四要着力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法院基层建设水平;五要着力完善接受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 谈及今年对司法的监督时,除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外,和过去几年的报告不同,王胜俊提出“要更加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报告解读
食品安全 食品犯罪判处罪犯320人
【新闻背景】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频发势头,去年司法机关积极查办、严厉惩治“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犯罪嫌疑人纷纷受审,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
【报告摘编】
最高法报告: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审结涉及“瘦肉精”“地沟油”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78件,判处罪犯320人。
最高检报告:立案侦查“瘦肉精”“假牛肉”等食品安全事件中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2人。
【解读】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王少南:王胜俊院长在工作报告当中说了两组数字,一组数字是我们去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0多万件,判处罪犯105万人,比上年同期都有上升。这说明我们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像“黑社会”犯罪,在我们国家不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但是在有些地方,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充当保护伞,使他们不断做大。“黑社会”还有产业支撑,所以要严厉打击。
另外,从去年以来,食品问题尤其突出,出现了“地沟油”、“瘦肉精”等问题,这些问题事关每个家庭的餐桌,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必须严厉打击相关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去年,司法机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力度很大、打击覆盖面广,基本遏制了食品安全犯罪蔓延态势。这些年食品安全犯罪很多是累犯,财产刑罚得到加强,最高可以罚到倾家荡产,但是具体怎么罚,相关部门还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我国涉及食品的企业超过千万家,监管确有困难。在加强重典治乱的同时,还要加强综合治理,建立预防食品安全犯罪体系,改善食品企业发展环境。
民间借贷 审结金融纠纷案近60万件
【新闻背景】
近年,一些地方民间借贷存在引发高利贷、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以及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问题,对金融秩序乃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摘编】
最高法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各级法院审结金融纠纷案件59.3万件,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
最高检报告:依法批准逮捕走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操纵股市、非法传销等严重经济犯罪嫌疑人40604人,提起公诉5489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8.2%和8.1%。
【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天津市委会副主委曹大正:非法集资严重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危害很大,司法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势头得到一定遏制。司法机关应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加大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法律威慑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亮点
法院关注网上舆情
最高法报告中提出,更加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更加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表示,去年,彭宇案、李昌奎案等案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在媒体广泛披露信息的同时,法院并没有立即披露信息,引发负面效应。随着微博等自媒体对舆论的冲击,法院更加注重网上舆情的回应,说明法院的开放度在增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