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厅】
英国指挥家哈丁带着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上周末登陆国家大剧院,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两部作品演绎得足够精彩,却引发关于德国音乐传统的讨论。
想来真是讽刺,历史上在古典音乐圈里,德国人一向不太看得起英国同行,但是放眼德国乐团却成了英国指挥家挥洒才情的温床。从一头卷发的西蒙爵士,到昔日曾经把持着两支德国顶尖乐团的科林·戴维斯,诺灵顿的斯图加特广播,乔纳森·诺特的班贝格交响乐团。一度有传言,另一位英国指挥家哈丁会成为巴伐利亚广播乐团的下一任首席指挥,虽然此事尚不明朗,但这位当红小生却在上周带领这支乐团登上了国家大剧院。
生活在网络时代确实幸福,每个周五的夜晚,人们都可以收听到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会直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我心中它是完全可以媲美柏林爱乐的伟大乐团,只不过在中国他的名气远不如前者,而这支乐团上一次抵达北京也已经是16年前的事。
德国乐团那种浑然伟岸,甚至抹杀声部个性的一体化音响效果跨越了多个世纪流传至今。乐团当天沿用了德式乐队摆位昭示了一点,虽然第一、二小提琴分坐两侧,却依然能发出平衡匀称的声音。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木管的三重奏温暖融合,含而不露却独具个性。相比于柏林爱乐的阳刚,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阴柔,巴伐利亚刚好走了中间路线,坚实却不失温润,顿挫但不凌厉。
哈丁的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更像是一个好学生交上的作业,紧凑致密,节奏适中,结构显著,但剔除了布鲁克纳式宗教情结,没有凝固的瞬间,而始终是一个不停推进的整体。但对于布鲁克纳而言,哈丁流畅的风格反而有所不适,哈丁没有将那种绵长深厚的气息植入布鲁克纳的旋律中,也没有为乐手预留太多将节奏宽广化的余地。倒是最后加演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尼禄》印证了和哈丁的血缘关系。
好乐团德国造,这个孕育了巴赫、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的国家云集了世界最好的一批交响乐团。可是在近年来访京的德国乐团中,给人留有深刻印象者实在寥寥无几。2009年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演绎了并不适合其风格的马勒,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则被一位“兼职指挥家”搞得毫无生趣,而柏林爱乐在传说和现实中都愈发远离的德国乐团的传统。
德国交响乐团的大旗谁来扛?巴伐利亚广播的确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旗手,但恕我直言,哈丁并非是这个乐团日后最理想的人选。
□许渌洋(北京 乐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