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安华桥-马甸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安华桥-马甸桥
下一篇

几番人气淡去,方显模糊面容

褪色的中国科技馆旧址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马甸桥西南侧的福利特邮币卡市场。
下午四点,马甸桥一带的三环路上已是车流滚滚。
马甸桥北的国家质检总局大楼仿佛这一带另一个“双子星座”。
安华桥东的中国木偶剧院和浙江大厦,两者功能截然不同,尖尖的楼顶却有几分神似,仿佛“双子星座”。
安华桥西北侧的中国科技馆老馆曾经是北京最有人气的博物馆之一,但随着馆址的改变,这里的影响正在“褪色”。

  北三环中路1号院的保安小吴现在每天最常做的两件事,一是给住在背后高楼里的人们开门、关门;二是向前来问路、咨询的观众说:“中国科技馆已经搬走了,搬去奥运村那边了!”

  小吴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解释,“每天起码得有几十个人来问”。

  位于北三环安华桥西北角的中国科技馆旧址,曾经是北京最热闹的一家博物馆,即便在其他博物馆大多免费开放之后,这里还是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最大最全、设施最好的科普场馆,收费参观且游人络绎不绝。

  “上小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参观,就是来中国科技馆。”住在裕中西里三区的中学生刘晨说,“记得几年前一次消防日活动,全班同学来体验一个火灾逃生的仿真项目,里面全都是烟,跟学校里演习完全不同”。刘晨一直觉得,北京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应该都来这里上过科普课或是集体参观过。

  科普的缺乏一直是社会各界对科技和教育发展不满的一个重要理由;北京的科普场馆,与城市人口相比,仍然少之又少。中国科技馆是国内惟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旧址分两期分别于1988年和2000年建成开放,直到2009年搬迁到位于北辰东路5号的新馆。统计数据显示, 作为2000年开放的科技馆老馆二期工程的一部分,A馆承办现代科技展览及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开馆9年共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在闭馆之前,A馆曾免费对外发票,开放一周。免费开馆的第一天,就迎来了4000多位观众,是平时接待量的10倍多。

  如今,中国科技馆老馆院门紧闭,办公楼上的“中国科技馆”字样已经褪色不少。时不时有拎着蔬菜、拖着小车的人走到门前,保安一遍遍地给他们开门、关门,再打开,再关上。他们是住在老馆后面高楼里的居民,进进出出,像往常一样。站在大门外向里望,院里的草坪还未返青,一片枯黄。几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草坪上踢球玩耍。

  大门外墙上的布告栏已经破碎脱落,露出里面的墙砖,布告栏上的通知也已褪去底色。紧挨着穹幕影院的球形屋顶,醒目地拉着地铁八号线工地上的横幅;旁边,彩旗飘扬。

  从安华桥到淡去的“熊猫环岛”

  中国科技馆门外的安华桥,最为出名的是,每年雨季,只要北京一出现积水点,它必定位列其中。在安华桥一带做了15年环卫工作的徐师傅说,城市里凡是有桥的地方,排水一般就比较差,安华桥也难以幸免;特别是夏天大雨突降,桥下积水最深时甚至能达到两米,然后第二天的报纸上就能看到小汽车泡在水里的照片,“只能露出一个车顶盖”。

  徐师傅回忆,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农民们轮番播下小麦、玉米,遵照着农时灌溉、收获。1988年,为了迎接1990年亚运会,安华桥建成,成为北三环重要的交通节点。

  今年40多岁的陈炎曾经做过小公共汽车售票员。上个世纪80年代,他和亲戚合伙买下一辆二手中巴车,“就走北三环302这条线,每天中午出车,晚上11点收车回家”。到现在,陈炎说起话来,仍然语速很快,脆响脆响的,好像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招揽最多的乘客。“我们胜在方便,招手停,下班比大公共要晚。很多车都没有正规的运营证,要不怎么挣钱啊。”后来,随着小公共退出北京市区,陈炎们也开始了别的营生。如今,三环路上,小公共“招手停”的情形决然看不到了,但却又常常成了“移动的停车场”。

  安华桥也是北京中轴线北向延伸的第一座立交桥,然后继续向北通向北京人印象深刻的熊猫环岛以及更远处的亚运村和奥运村。

  1990年,被选为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的熊猫盼盼汉白玉雕塑安放在北辰路与北土城路交会处,即当时的亚运村村口。从此,这一路口也获得一个“熊猫环岛”的民间别称。2005年4月,熊猫雕塑在两周时间内被分解为39块后搬走。当时有新闻说“装箱封存,等待原址复建”,但最终也没回到原来的位置。地铁10号线建成后,在确定这个地方的站点名称时,有人提议应称“熊猫环岛”站,但最后还是定为“北土城”站。“熊猫环岛”的地名也就此逐渐淡去,只留在很多北京人的记忆和习惯性指称中。

  交通与商业纠葛的马甸

  在安华桥西侧的三环路边,遗留的城市记忆仍有不少。老宜家现在变成了某电器商场,门口堵车的现象也很少再发生。

  2006年4月10日,经营了7年的宜家马甸店正式歇业。“很多年轻人对于家居的观念和想法,应该说受宜家的影响很大。”家居设计师吴晓露认为,在宜家出现之前,很多租房子的年轻人,通常都是到批发市场买个简易衣柜,但宜家进驻马甸桥东以后,他们发现,用不多的钱就可以把自己的小屋装饰得很美;宜家的很多小型和微型的样板间给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家居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003年搬进东四环后现代城新居的LILY曾经是宜家的狂热爱好者,一居室的新居中,绝大部分家具都是来自宜家:“当我坐在橘色的沙发上,太阳透过白色的纱帘照进客厅里,我觉得自己真小资啊。”

  不过,宜家的火爆也使得马甸地区的拥堵雪上加霜。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专家应子龙在宜家搬走之前就曾表示:“宜家家居前的拥堵波及到马甸桥的南北两侧,反映出过去规划思路的误区。”他认为,这一地区的交通状况要想根本解决,宜家家居必须搬家,因为马甸桥正处于三环路和八达岭高速公路(现京藏高速)的交叉点。

  其实,早在元朝,马甸就已是个热闹的所在,地处元大都可封坊内。明、清时期,马甸成为关外到京城贩马的集散地,故名“马店”。由于地势低洼,每年积水如甸,后逐渐改称“马甸”。

  马甸的历史与商业似乎总是分不开的,《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翠微路(公主坟)、木樨园、马甸等市级商业中心分别位于三环路西、南、北方向,主要为周边的居民及部分流动人口服务,网点设置以完善功能为主,营业面积总规模分别在10万-20万平方米之间。其中……马甸商业中心要加快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商业中心。”

  不过,由于现有规模和体量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专家学者对马甸地区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还存有一定的争议。

  ■ 区域规划

  依托中关村,错位发展,突出特色

  ●柯焕章,城市规划专家,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上世纪90年代有个说法,北京要建设一个CBD和八大市级商务中心,马甸就是其中之一。十几年过去了,北京商务中心的概念更明确了,包括CBD、金融街、中关村,形成一主两副的商务中心区的格局。一些商业中也有一些调整,不像以前那么单一,要结合现在的基础情况,还有交通枢纽的分布和建设情况。所以,在后来的规划中,没有再提马甸作为一个市级商业中心的功能。

  功能的调整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马甸立交桥是交通枢纽,这对马甸商业中心的交通不是很有利,出来进去比较困难。南边一个口,西边一个口,背后就是住宅小区了。这是交通的问题。第二,中关村西区和周围的发展对马甸有直接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北部今后的发展还是要依托中关村,可能也会发展得很好,但无论能不能作为市级商务中心,也不可能和CBD、中关村、金融街去比。这一地区可以依托中关村的发展,进行错位经营,突出自己的特色,根据区域实际状况去发展。

  今后这个区域,应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当然,这个地区的建设,也不是无限的,不能采用“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盲目发展模式,因为客观上已没有开发的空间了,更重要的是完善其功能。宜家的搬迁对这一区域的发展规划影响其实不是很大。我还是认为,马甸可以作为中关村的补充,中小企业可以到北三环中心这一带租房子,毕竟这地区受到“量”的限制比较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