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人文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人文专栏
上一篇

拓展社会管理的新空间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公共观察】

  不少公共管理者会把做社会管制、经济管理或者其他领域的工作经验,简单地用在对复杂丰富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上。

  袁岳 专业咨询专家

  前不久,在共青团江苏省委的中心组学习分享中,我与在座的朋友一起分享与探讨了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两种典型思路:一种是强调用新的方式与技术控制社会,强调权威者对公众的领导与引导优势;一种是强调用新的方式与技术,去发挥与挖掘公众中的潜能与能力,强调权威者是社会资源的发现者、整合者与合作者。

  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更会强调社会动员的作用,而前者更会强调精英主导意见的作用。在我看来,对青年人的组织来说,社会动员更是其应该加强的方面。

  动员是什么?动员的四大规则是:

  一是充分理解动员对象的需要,并且形成具有深度的洞察,用动员对象能接受的方式,去调动其积极性与互动兴趣,从而形成共同的连接与形成合作模式。

  二是动员必须吻合动员对象的节奏,用服务的精神,去与动员对象沟通,从而让服务对象感受在被动员的过程中有收益与未来收益的预期。

  三是动员未必是获得所有目标群体的,而是争取获得目标群体中的积极分子与热心分子的,透过他们的理解与形成的合作积极性,从而发挥其作为目标群体一部分的传播与跟进动员作用。

  四是注意周期律与分群律,以前有效的动员模式今天不一定,对某一社会群体有效的动员模式,不见得适合另外一个社会群体,因此,社会动员模式需要持续不断地对民意的倾听方式的创新设计。

  多年的“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管理能力得到的评价最低,也一直未有大的起色。为什么呢?因为不少公共管理者会把做社会管制、经济管理或者其他领域的工作经验,简单地用在对复杂丰富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上,导致很多问题日益被掩盖在太平的景象下,进而日渐严重。

  最近,我正在整理出版新著《人民不怕被代表——社会管理创新手册》,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检讨现在社会管理中过于刚性与硬性的因素导致的社会疏离。

  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大问题,是社会管理体制中原来的管理模式、管理能力与公众的某些部分的期待之间出现距离,而公共服务者在听取民众声音与动员民众方面的能力有很大弱化,这样就使得很多社会服务措施与公共管理行为不能有效地获得群众。

  我想,社会管理创新的议题被提出,正是因为最高领导层意识到这个领域应该得到重视,应该更换原来的思路,才能真正改变以往的问题沉积的现象。所以,社会民间知识服务机构在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上,很有必要积极与党政部门与更多社会组织合作,拓展倾听民意、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制的新空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