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评论周刊·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评论周刊·访谈

3·11大地震一周年祭

叶千荣:震后一年 日本“四变”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11年3月26日评论周刊版面,当时叶千荣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指出“日本地震应急救援有懈可击”。

  叶千荣 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朝日CS卫星电视主持人

  本报时事访谈员 高明勇

  编者按: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后,本报记者采访朝日CS卫星电视主持人、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叶千荣,请他对日本的地震救援工作及未来机制建立完善问题进行分析。

  如今,一年过去,那场大地震给日本究竟带来哪些改变?就同样的问题,本报再访叶千荣。

  ■ 震后四问

  ●去年您曾说,(地震之后)下一步肯定要出现声势浩大的反核电运动,而任何一家发电厂都想保留核电,因为核电很赚钱。那么日本现在的核能发展受到什么影响?

  ●您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泄漏的应急,暴露出日本现行法规所决定的各行政机构条块分割的弊病”。地震之后,日本中央集权是否得到强化?

  ●去年3月26日,您评价说“菅直人首相支持率猛升10个百分点,说明日本国民在大灾当头,一致认为要同心协力,在野党跟执政党达成了政治休战,菅直人逃过了一劫”。地震之后,他的命运却是下野,这说明什么?

  ●大地震时日本石油储备多却出现“油荒”、避难所里多天没有蔬菜等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得到了机制上的补救?

  

  再识核能:从“核国”到“脱核”

  福岛事故后天文数字水准的赔偿费用、现场抢险开支和今后的废堆预算更使核电成本变得大大超过火电。

  这一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使“核电安全神话”颓然坍塌,一举改变了日本朝野上下对核电的认识。

  此刻,就在我接受你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在3·11之前完全不可想象的事已经成为现实:这个有54座核电机组的国家,目前只有两座还在发电,其他52座全都停止发电。最后仍在发电的一座是北海道电力的泊核电站6号机组,额定输出91.2万千瓦,另一座是东京电力在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的6号机组,额定输出135.6万千瓦。3·11前,日本的核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0%,然而今日这两座所发出的核电只占日本总发电量的4.3%。而且,它们也都分别将在3月底和4月底,按照法定的检修规定停止运转发电。因此,到4月底,这个曾经不可一日无核电的经济大国,将没有一度核电产生。

  事实上,各地的核电站并未发生福岛危机,大部分停机都是因为检修,然而为何检修全部结束、安全得以确认后仍无法再度启动呢?因为《地方自治法》和原子能相关法规决定,再度启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行政负责人,也就是市长、县知事的签字。但今天在日本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行政长官愿签字,敢签字。因为3·11后各地大多数的民意都变为拒绝核电,如果他执意重启,则面临两种可能:一是遭当地议会弹劾,二是在下届地方选举中落选。

  有观点认为,日本目前几乎全部依赖天然气和重油的火电成本太高,无法持久,然而,3·11后人们终于知道:在日本,核电的成本远远高于火电。这不仅因为核燃料也有赖进口,而且和其他国家不同,日本还需不断将使用后的核燃料交给法国处理回收,这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加上每年还要出于地方市民所承受的核电风险的补偿和感谢,支付给各地政府巨额的“原发交付金”,最后,福岛事故后天文数字水准的赔偿费用、现场抢险开支和今后的废堆预算更使核电成本变得大大超过火电。

  日本现在已经开始寻找替代能源,据我的采访调查,目前日本政府和各大民间企业,都开始看好潮汐发电。大量的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已开始投入潮汐发电。我想日本会不断减少自己的核能比重,一面逐步“脱核化”,一面不断建设新的替代能源。

  政府问责:“中央集权”并未加强

  经过对3·11当时菅直人内阁这一系列危机决策的检证,舆论普遍认识到必须强化对中央政府的监督。

  有人说,日本国内是否通过3·11存在着一种要求强化中央集权的民意?我认为并非如此。

  刚刚公布的当时内阁紧急会议的记录显示:是菅直人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20公里作为避难区,并说这是全体专家的一致意见。然而在场的其他阁僚曾明确反对。结果证明:忽视风向、风速和地形因素而画出的20公里同心圆不符合核物质的飘散方向,导致40公里外的饭馆村遭受核污染。而且这并非由于无法测算,相反当时日本文部科学省用最先进系统迅速得出了飘散影响预测报告,但是却只交给了驻日美军和首相官邸,而首相官邸并未通知日本当地市民,结果美方通知在日本的美国公民避难到80公里之外,当地日本市民却只撤出20公里范围。经过对3·11当时菅直人内阁这一系列危机决策的验证,舆论普遍认识到必须强化对中央政府的监督。同时要加强行政信息的公开,这种公开决不仅是追究责任,而是因为不公开就无法吸取教训并改善危机管理体系。

  灾后重建:“选举重点”都是民生问题

  必须先使市民不再为养老金、老后医疗担忧,人们才会真正将钱从银行提出来用于消费,才能真正引发资金流动并最终带动政府税收。

  这一年东北三县的灾后重建和福岛核泄漏事件灾区的现状,使日本政坛和一般市民都意识到民生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当前各党的政策竞争都集中在医疗、养老和防灾上,2012年度国家预算审议的辩论焦点就是如何把国家财源、税收都优先用于这几个领域。

  这15年来。日本一直是通货紧缩,成长衰退,政府税收减少、债务增加,因此重振内需是日本景气对策的关键。必须先使市民不再为养老金、老后医疗担忧,人们才会真正将钱从银行提出来用于消费,才能真正引发资金流动并最终带动政府税收,政府也才能继续将财源移向国民养老金和医保。

  这种重视基本生活保障的民意在3·11后更成为普遍共识。对此,野田内阁最近做了两个大的决定。一是今后将购物时的消费税从5%增至10%。二是将公务员或者公司职员的养老金(也就是日本所谓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支付开始时间,由60岁延迟到65岁。同时规定全国所有的企业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都将退休年龄上升到65岁。

  按照日本此前两次先例,只要一上调消费税率,执政党就会在选举中大败。但这一次呢,尽管民主党内阁上台前曾明确许诺不动消费税,目前在野党也都纷纷指责野田内阁在此问题上言而无信。但是本周最新的民意调查却显示野田内阁支持率恢复并上升了。这也意味着3·11以后选民对政府的首要期待就是民生问题。觉得只要能够充实个人的养老金和医保,即便消费税上调也可接受的选民增加了。

  亡羊补牢:NGO增多,市民防范意识增强

  目前在日本,无论你是一般手机还是智能手机,都有一个地震报警功能,这是日本独特的系统。

  日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地震报警系统,但是3·11后,各地发现有的系统年久失修,有的系统监测点还不够。所以在地震之后,各地方自治体都动用预算检修原有的预报系统,增加检测点。

  目前在日本,无论你是一般手机还是智能手机,都有一个地震报警功能,这是日本独特的系统。因为当地震在地层深处产生的时候,会有两种波会发生,俗称快波和慢波。快波发生之后立刻通过超高速电脑计算出它大约多少级,并向全国正在行驶的地铁、机场、电梯、写字楼、学校以及每个人的手机通报,家里的电视也会报警,几秒后震感伴随慢波到来。这其实不是预报,只是利用了地震发生后快波和慢波的时间差,但这几秒对逃生是很关键的。

  地震后还会立即发出是否会引发海啸的预报,如有海啸,就会立即详细预报下一波海啸到达的时间、地点和潮位。

  3·11一周年之际,NHK电视台也对灾害报警做了反省和修改。这一次是尽可能用带有紧迫感的语调和语言通知大家迅速避难,不像原先那样强调“保持镇定,听从指挥”,这都是吸取了去年海啸袭来时的教训。

  还有,现在日本从各地方自治体到政府到企业乃至很多个人手上,都有放射线量测量仪,可以随时监测所在地空气中的放射浓度,政府至今还是每天两次公布各地空气中的放射浓度,这一年来,东京、横滨等地每天的放射线量都保持在3·11前的正常水平,但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村落则依旧处于辐射污染状态,目前基本无人居住。

  这一年,日本还成立了很多NGO团体,为东北三县和福岛核辐射灾区的灾民提供支援。

  各市县村镇都存储了大量紧急食品和水,一旦发生灾害,地方政府就要立即向市民免费提供至少几天的食物、水以及避难所,这是政府对纳税人的行政服务。

  尽管目前灾区还有很多问题,野田内阁在国会和媒体上依旧为此不断被指责和追究,但是我认为,这对促进复兴重建和加强政府的行政服务能力有益无害。同时,在看到日本的各种问题的同时,观察3·11后日本这一年的变化,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机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