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北京新闻·社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北京新闻·社区

外来“破烂王”10年义务出板报

租住在怀柔湖光社区,每周更换9块黑板报,既是社区治安巡逻队成员,又是垃圾分类指导员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3月16日,怀柔区泉河街道湖光社区,义务为社区办了十年板报的王延江,写一块新板报。他身后停着的就是他这些年用来拉废品的板车。
3月16日,怀柔区泉河街道湖光社区,王延江与自己写的黑板报合影。

  “我闲不住,晚上回家后还喜欢看电视,拉二胡,第二天早晨5点多就睡不着了,画板报也算是一块阵地,起码能让黑板上面不贴小广告,10年下来,干习惯了,如今退休经济条件好些了,我也不想怎么收拾废品了,就想着尽量帮居委会。” ——王延江

  王延江拿起抹布,擦了擦黑板上的错别字——粉笔灰腾地从空中落下。一行顿挫有力的板书出现在黑板上。

  3月16日上午10点半,怀柔区泉河街道湖光社区,20多位居民在他身后用手指点着:“瞧,老王写的字多好,这人真干净,谁能想到还是个收废品的?”

  王延江将没用完的彩色粉笔丢入竹篮里,推着板车往家走。板车上,凳子、两把格尺、粉笔,画板报的工具应有尽有,就是少了收废品的杆秤。

  57岁的王延江,房山人,2003年来怀柔租住,与废品打了10年交道。

  可他现在想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湖光社区中,在那里,他义务画了10年的黑板报,如今既是社区治安巡逻队成员,又是垃圾分类指导员。

  讲究

  爱干净与不问脏累

  王延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穿戴整洁、性格随和。上身是合体的夹克,脚下是黑色休闲皮鞋,黑黑的脸膛上总挂着微笑。

  但他偏偏喜欢干出板报这个又脏又累的活儿。

  刚到湖光社区收废品时,赶上2003年的“非典”。那时,湖光社区居委会缺画黑板报的人手。他揽下了11块黑板报。

  此前,他曾在门头沟的一个国有煤矿车间工会干了4年宣传工作。因煤矿合并,他下岗了。

  矿上的黑板可以活动,写起来方便。但在湖光社区,黑板固定在墙上,遇到下雨天,任凭雨水冲刷,条件好点的,会藏在空调外挂机下“避雨”,有时刚画好的线会被冲得稀里哗啦,他就重画一遍。

  妻子崔文金知道王延江是个爱干净的人,每次回家都要先擦手。但有一次清洗黑板时,女儿送给他的白色旅游鞋被黑水弄脏。

  “闺女那时还没工作呢,花了几百块钱给他买的鞋。”崔文金说,回家后,王延江被埋怨了一顿。

  王延江没舍得扔掉那双鞋,把它们干脆当成了“工作鞋”,画板报时专用。

  用心

  从废品中淘板报素材

  去年,因为锅炉房要改造,挂在锅炉房墙上的两块黑板被拆了下来,于是,王延江每次只需更新9块黑板报。

  为保证每周更新一期,王延江不能总依赖居委会提供的内容,尽管他誊写的大部分内容都要和居委会当前的中心工作密切相关。王延江不会上网,最近才学会看手机短信,但他还是尽量发掘身边的素材。

  刚接手黑板报时,他就写了一首自编的《谈痰》:“每个人都吐痰,随地吐痰惹人烦……”湖光社区的高老师从康教中心回来后,就被这个黑板报吸引。

  高老师退休前专职教语文,他的夸奖让王延江很得意,但没高兴多久,就被高老师挑出了错别字,“我是个仔细人,从那时起写板报就更仔细了。”

  即便收废品,王延江也不忘为黑板报搜集素材。

  前些天,他的板报上又有了雷锋专刊,“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这是董必武1963年2月为雷锋创作的诗,就是他从废品堆里淘出来的。

  有时,别的社区还会找他当“外援”。有一次,因为全区要进行黑板报大赛,龙湖社区居委会主任就到湖光社区,专程等王延江收完废品,力邀他出山。

  2006年,在怀柔区黑板报大赛上,王延江为湖光社区和西园社区创作的黑板报均拿到第二名。

  取信

  从租房客到社区一员

  王延江是房山人,妻子是怀柔人。2003年才到怀柔湖光社区附近租房生活。

  前些年,小区居民确实对王延江有些风言风语,“每个月没个三四千报酬,他会干这个?”湖光社区居民万时容说。

  但随着时间推移,不解和猜疑逐渐被理解与支持取代。

  特别是2009年,随着原物业公司撤出湖光社区,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由居委会托管,开始了居民自治,邻里关系愈发重要,王延江的热心肠派上用场。

  万时容也发现,不管多忙,王延江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小区楼栋的下水道经常出毛病,需要有人干疏通管道的脏活,“别人不愿干,但老王基本上每次都去。”

  作为湖光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他手下有11人,“下属”刘淑霞说,每天清晨6点集合时,王延江总提前到,而当刘有事请假,王延江还会帮她把当天工作干完。

  小区10号楼住着一个80岁高龄的李大爷,行动不便,家里煤气罐没气时,就把王延江叫来帮忙上下4层楼搬煤气。问帮了多长时间?王延江说3年,老人说有4年了。

  去年,王延江终于真正搬入湖光社区,虽然还是租房,但“算是在这里安家了。”

  “就在我们居委会后面,老王以后下来帮忙更方便了。”居委会主任李桂荣可高兴了,有一次,因为要找人在横幅上写字,她一个电话过去,“老王就穿着拖鞋,从楼上跑下来了。”

  收获

  为人实在收废品遇“绿灯”

  虽然妻子没工作,儿子要娶妻没钱买房,画完9块板报多耽误一天的钱,家里有一大堆的理由要他出力,但王延江自从包下来小区的黑板报,就没打过退堂鼓。

  “他是个说到做到,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人。”结婚32年,崔文金理解丈夫,还成了“王式板报”的忠实fans。

  “他写的字和画的小花好看,但他不会画人。”

  “他父亲一直教导孩子们要多做善事,积善德。”妻子崔文金说。

  一般而言,政府机关的库房都不让收废品的随便进,怕丢失贵重物品。但有些机关向王延江大开绿灯。

  “人家都到处吆喝,他都不怎么吆喝。”湖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卢振芳觉得王延江和其他收废品的不一样,“因为老王比较实在,有很多老顾客,这片除了他谁能有政府机关的顾客啊?”

  他说,自己从无烦恼,乐观惯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许路阳

  本版摄影/实习生 崔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