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北京新闻·第一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北京新闻·第一关注

北京核心区明年彻底告别蜂窝煤

继完成文保区16万户居民“煤改电”后,今明两年将继续实施非文保区的8万户居民“煤改电”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009年8月18日,东城区“煤改电”工程工作人员正在为低保户绍先生家免费检修电暖器。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 王贵彬 摄

  昨天,2011-2012供暖季结束,原北京市煤炭总公司透露,城六区的民用蜂窝煤销量为5.3万吨,比上一供暖季少了近3万吨,降幅达35%,而在2001年,这一数字达43万吨。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北京“煤改电”工程的推行。如今,北京市完成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全部16万户居民的“煤改电”,每年减少烟尘排放6000多吨。今年、明年将继续实施非文保区的8万户居民“煤改电”工程,预计到明年年底,北京城区核心区(即东城区、西城区)将彻底告别蜂窝煤。

  钻进屋里的阳光不多,显得有些暗,3月12日,空气干冷干冷的,但刘玉萍的房间里却暖和许多。

  西城区西廊下胡同61号院,是北京城里常见的那种大杂院,刘玉萍的家就在这里,18平方米大。她在单衣外套着一件羽绒坎肩,走到电暖器旁边问,“觉得屋里冷吗?我把暖气打开。”

  刘玉萍是北京“煤改电”工程的受益者,2001年开始的8年间,16万户像她一样的北京居民,告别了使用几十年的蜂窝煤,用上了电暖器。

  大杂院里的“煤改电”生活

  “过去买煤取暖差不多1200块钱。现在使电取暖器是千把块钱,挺划算。”

  刘玉萍所住的大杂院里,家家户户窗下的煤垛已经成为历史,“胡同里再没呛人的煤烟味了。”刘玉萍说,以前烧蜂窝煤时,起床第一件事是添煤,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往外冒烟,整个冬天,院子的上空都是灰蒙蒙的。

  笼罩在尘埃中的平房小院不止一处,2001年左右,政府开始重视冬季取暖燃煤对空气的污染问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改善中心城区的大气质量,政府决定改变燃煤取暖方式,但由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胡同狭窄,又为了保护胡同的历史风貌,不能铺设热力或者燃气管道,于是决定用电采暖替代蜂窝煤。

  “‘煤改电’的时候,我最担心的是用电取暖太花钱。”刘玉萍说,大杂院里的居民普遍收入不高,如果用电取暖要多花上千元。据了解,“煤改电”初期,曾有居民不愿承担较高的电取暖费用,一度重新用上了蜂窝煤。

  为了让大杂院的居民能用得起电取暖,2002年北京市出台了《低谷电价试点政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煤改电”后的平房居民享受0.2元/度的低谷电价,但取暖费用仍比用蜂窝煤高20%左右,两年后,北京市在低谷电价基础上再补贴0.1元,居民享受0.1元/度的优惠电价。

  刘玉萍说,“过去买煤取暖差不多1200块钱。现在使电取暖是千把块钱,挺划算。”此外,买电暖器的费用也是市、区两级政府与居民各出三分之一。

  煤炭公司不再“倒煤”

  曾经的煤场如今变成了连锁酒店、小型超市,此外物流、汽车销售也成为煤炭总公司的业务。

  “煤改电”不仅影响着平房区的居民,也影响着数十年来给城六区供煤的原北京市煤炭总公司。

  “煤改电”之前,每年入秋,刘玉萍总要去煤站买三车煤。城区内大大小小的煤站,都是这家煤炭公司的销售点。2001年,该公司销售民用蜂窝煤达43万吨,“一般一户居民整个冬天能烧1吨多的煤,如此计算,当时城区烧蜂窝煤的家庭有40万户左右。”原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工作人员李先生说。

  随着旧城改造以及“煤改电”的推广,北京市煤炭总公司的蜂窝煤销量也在不断减少,2010年销量降至8.2万吨,首次跌破两位数,去年销量降到5.3万吨,比上一年又少用了近3万吨,降幅达35%。

  蜂窝煤销量下降的同时,这家国企也在寻找着出路。

  “当年为了方便市民买煤,很多煤场就建在市区,这几年通过关停合并一些销量小的煤场,闲置下来的土地就成了转型的重要资源。”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曾经的煤场如今变成了连锁酒店、小型超市,此外物流、汽车销售也成为煤炭总公司的业务。卖煤人变成了企业经营者,而“北京市煤炭总公司”这一计划经济味道十足的名字,也变成带些商业味的北京金泰集团有限公司。

  而随着煤炭总公司的转型,北京核心区冬季燃煤采暖造成的煤烟型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煤改电”的推行,全市每年减少散煤用量30多万吨,减少烟尘排放6000多吨。

  非文保区居民盼用电取暖

  “可把蜂窝煤烧到最旺,屋里也就12℃,我和老伴在家都不敢脱棉袄。”

  看着供煤企业和别的大杂院,都因为“煤改电”而改变,68岁的杨永安也希望能过上像刘玉萍那样的日子。

  杨永安住在国家大剧院西侧的南文昌胡同,距离天安门百余米,却因为不在“煤改电”改造的16万户文保区内,尚未实施“煤改电”工程。

  从杨永安家出门,抬头就能看到国家大剧院,但他更关心胡同角落的那两个垃圾桶,“附近居民烧完的蜂窝煤都往桶里倒,经常会把垃圾点燃,我发现并浇水灭火就有两次。”

  在杨永安所住的南文昌胡同8号院,一根根烟囱从各家的窗户里探出头来,所有能放东西的角落都摞着蜂窝煤,最窄的地方仅能容两人错身而过。杨永安的家里,蜂窝煤炉子占据了窗口的位置,烟囱上贴着5张颜色不同的纸,“都是街道、居委会检查烟囱密封时贴上的,来一次贴一张。”杨永安说,这几年查得很频繁,居民们也都很小心,但还是有院里的老邻居被熏得中了毒,“还好,抢救及时救过来了。”

  从炉子上竖起的铁皮烟囱并没有直接连到外面,而是拐了4道弯儿才从窗户探出去。杨永安说这样设计,就是为了让热气在屋多转一会儿,“可把蜂窝煤烧到最旺,屋里也就12℃,我和老伴在家都不敢脱棉袄。”

  杨永安家的煤棚里还有100多块煤,他说,每天至少要烧5块,一直烧到3月底。但他告诉记者,特别希望能早点“煤改电”,让自己和老伴冬天不再受冻。

  8万户居民将迎“煤改电”

  今明两年,将继续实施非文保区的8万户居民“煤改电”,其中今年完成1万户以上,计划明年年底完成。

  仍然烧煤取暖的,不只南文昌胡同8号院。

  北新华街社区工作人员说,南文昌胡同附近大约有5000户居民需要“煤改电”,是目前西城区最大的一片需要“煤改电”的区域。

  西城区煤改电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为了解决这一区域煤改电问题,多个部门曾开过现场会,但电力公司认为这片区域的“煤改电”居民户数比较多,用电负荷势必会比较大,如果改造需要在这里建变电站,而选址和拆迁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表示,非文保区“煤改电”工程将继续通过新建变电站、升级改造电网等措施,提升供电设施能力解决电力不足问题。今明两年,将继续实施非文保区的8万户居民“煤改电”,其中今年完成1万户以上,计划明年年底完成。原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工作人员李先生也表示,预计今年民用煤销售量会降到4万吨以下。

  届时,北京城区核心区(即东城区、西城区)将彻底告别“蜂窝煤”。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饶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