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救灾物资四年不开包,缺“专业之手”

2012年03月2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救灾物资成了“储备物资”,督促政府部门提高救援专业性,同时让更多的民间组织成长壮大,在救灾应对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3月18日,有记者在微博上称,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敬老院内有大量地震后外界捐助的救灾物资,至今尚未开包。而擂鼓镇政府回应称,这些是“5·12”地震保证灾民所需后剩余的棉衣、棉被、热水袋等可长期保存的物资,暂时储备,以应对其他次生灾害。

  汶川地震时期民间澎湃的“爱心”,四年之后,一部分却出现在仓库里,这兜头一瓢“凉水”,让许多人感到自己的爱心没有得到尊重。问题被曝光以后,大量的批评言论指向了当地政府部门。当地政府是否“储备”不当,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情背后需要反思的深层问题是,政府部门如何提升在灾害应对、慈善运作方面的专业性。

  汶川地震发生时,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激荡的善心变成海量的善款和物资涌向灾区。然而,慈善本身值得反思的一个地方,就是捐赠者往往很难明确受益者的需求,而只能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当时就有一些报道,有超过了运输能力的各种捐赠物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灾区。而灾区需要的不一定是捐赠人捐赠的,他们需要的量也不是很明晰的。这可能是一些救灾物资不得不被“储备”的原因。

  要解决捐赠人“热情过度”的问题,只有提升灾害救援中的专业性。灾区需要什么,需要的量是多少,物资如何调度配置,这些都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如果擂鼓镇当时对灾民的确切需求进行调查并及时准确公布,而物资的分配和调度也不存在明显的管理问题,应是能够避免满足灾民所需后还有大量剩余物资的。

  擂鼓镇现在回应称,部分救灾物资是应急储备物资,这个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是备灾仓库的准备,也应该是根据当地规律性发生的灾害所储存的应急物资。如果应急物资的存放竟然达到四年左右,这也说明了备灾物资储备或许并不科学。事实上,《人民日报》记者也在现场发现,“几箱女士卫生用品和口罩已经过了保质期”。因而,即便“储备物资”的说法属实,依然需要反思储备方法是否专业的问题。

  在承担了大量行政职能的基层政府,他们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更好地做好物资的管理和公示,但是在专业救灾应对、慈善运作方面,这超越了政府公务员的一般能力。故此,除了政府有必要组建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宏观而技术地救灾,同时也应让更多的民间专业救灾组织,灵活机动地解决政府系统覆盖之外的救灾需求。

  擂鼓镇救灾物资四年未“开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全社会有爱心的公众反思捐赠的理性,督促灾害救援的政府部门提高专业性,同时应让更多的民间组织成长壮大,在调配发放救灾物质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兰雪峰(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