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D04版)
这种压力或许可以避免一些专家担忧的“方仲永悲剧”的发生,即使发生了“方仲永悲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那时候不聘他当教授就行了。第二,刘路被聘为正教授,并不是因为主持了什么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也没有太多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的论文,而只是靠一项“硬件”,即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对于打破职称评定中论资排辈、片面量化科研项目与论文的做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比于叶公超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我们现在差的不是钱,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而是缺少大师,缺少培养大师的环境。当然,在知识更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师的成长远比叶公超那个时代要难。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拔尖创新领军人才?钱学森之问,还回荡在我们的耳旁。培养人才比发现人才更重要,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奖励100万元,让他在国内外、在全世界、在设备领域最好的地方去讲学、访学,这既能丰富他的阅历,又可以给他的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不管最后刘路是否能够成为大师,但这种尝试比特批刘翔硕博连读有意义多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