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北京新闻·调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北京新闻·调查

调查22社区仅一托老所“健在”(1)

18家社区无托老所(日间看护室),养老券使用不便,老年餐桌难满足需求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3月23日,松榆北路上,一位老人买完菜,顶着风艰难地往家走。
新京报制图/郭宇

  北京养老 之 【社区居家养老】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3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8.7%,到2020年老龄化率将达18%—20%。

  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人的首选;依托社区养老,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度余生。

  老有所养,养从何来?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给出答案:社区需建立养老券制度、设立老年餐桌、建立社区托老所等设施。《办法》称,“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将托老所基本覆盖至全市城乡社区(村)。

  一位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将此形容为拉起社区养老的三驾马车,但“绝大多数社区,这三驾马车都没跑起来。”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0年,目前全市已建成两千余个社区托老(助残)所。

  近一个月,记者走访北京22个社区发现,只有一个社区日间看护室(托老所)能正常运转。更多的日间看护室或形同虚设、或挪作他用;养老券使用缺乏“用武之地”;老人餐桌或数量不足,或极少关注老人饮食习惯;对于老人精神层面的关怀,就像一位老人家里迎客的瓜子盒,总是装得满满的,却少人品尝。

  (明日系列调查关注养老院服务)

  有钱难花的养老券

  西城区汽南社区,邵喜灵每周下三次楼,他90岁了。

  他一步一挪,颤颤巍巍地去社区东面的庆丰包子铺买一斤包子。家离包子铺500米,去趟包子铺要半小时。

  邵喜灵并不特别喜欢吃包子,只是在包子铺,他能用养老一卡通付账。

  这张一卡通对邵喜灵来说,在家附近只有三个地方能用:庆丰包子铺、小区内理发店、一家可以请小时工的家政公司。

  去年,西城区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养老一卡通,每卡每人每月存100元,“这是好事,但这卡能用的地方实在有限。”邵喜灵说。

  这卡给邵喜灵带来了“温暖的小负担”,他总要想办法把卡里的额度用完。

  西城区先农坛社区门外,86岁的宫安平拿着一卡通走进一家理发店,没到1分钟又悻悻而出。理发店老板说,如果老人拿着养老券或卡来消费,理发店跟政府相关部门结算时,总要扣税,不合算。一卡通行不通了。

  按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100元养老券,90岁、100岁以上的老人领到的养老券数额不等。老人可持券就近到提供服务的理发店、超市等地消费,签约商户多达数百家。

  但在方晓敏看来,政府发放养老券的美好初衷,在现实中打了很多折扣。

  方晓敏是芍药居附近一个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他的辖区内,此前有个超市愿意为老人提供服务,老人持券消费,超市随后统一找相关部门去结算,后来这超市倒闭了,方晓敏看到,很多老人为了使用养老券,只能去更远的、提供服务的超市去消费。

  “为什么不直接给老人发现金?”方晓敏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很多商家不认养老券,嫌事后统一找政府部门结算程序麻烦,拿到钱也不够及时,但不会有商家不认钱。

  “不对口儿”的老年餐桌

  邵喜灵每月的养老金约7000元,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离休。

  每个月支付保姆3000元的工资,在很多老人看来,这足以支撑这个空巢老人的幸福,至少,他能吃上顺口的饭菜。

  而光熙门北里社区的宗存云夫妇则没这么幸福。

  宗存云70岁了,老伴儿杨秀清类风湿很严重,出门要靠他用轮椅推着。

  年轻时的“甩手掌柜”宗存云,从60多岁开始学厨艺。但三次突发脑血栓,彻底击碎了他掌勺的念头。

  2007年,老两口开始请小时工,那时每月三四百元,如今要花1000元。

  “小时工双休,经常请假,还常抱怨工资少。”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4000多元,经常买药的杨秀清觉得,“收拾屋子、做个饭就拿1000块,不少了。”

  除去周末,小时工每天来3个小时,这段时间要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只有这顿午饭,老两口才能吃到热菜。早晚,老两口只能喝稀粥、就咸菜。

  就是这顿热菜,也是怎么简单怎么做,“要不时间不够”。

  这样的日子持续五年。

  两年前,新闻里说社区要开办老年食堂。宗存云和杨秀清就盼着,在自家社区老年食堂里,想吃啥吃啥。

  (下转A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